劳务派遣人员能否以用工单位作为仲裁对象

更新时间:2021-05-15 12: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有不少公司请的员工都是从专门的劳务派遣公司弄来的,这样比较划算,不过有时候这些劳务派遣人员可能会跟实际的用工单位产生矛盾和纠纷的,这时候可能就需要仲裁了,那么劳务派遣人员能否以用工单位作为仲裁对象?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内容。
一、

劳务派遣人员能否以用工单位作为仲裁对象

  劳务派遣人员能以用工单位作为仲裁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因此,劳务派遣的员工与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可以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一起仲裁。

劳务派遣人员能否以用工单位作为仲裁对象

二、

劳务派遣协议应当载明哪些内容

  (一)派遣的工作岗位名称和岗位性质

  (二)工作地点

  (三)派遣人员数量和派遣期限

  (四)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式

  (五)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

  (六)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事项

  (七)被派遣劳动者工伤、生育或者患病期间的相关待遇

  (八)劳动安全卫生以及培训事项

  (九)经济补偿等费用

  (十)劳务派遣协议期限

  (十一)劳务派遣服务费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十二)违反劳务派遣协议的责任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纳入劳务派遣协议的其他事项。

三、

被派遣工作者在用工单位发生工伤应该怎么办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虽然劳动者在实际用人单位工作,但劳动者只与派遣单位发生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履行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发生工伤后,所产生的费用也由劳动派遣单位支付。如果劳务派遣单位不履行义务,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在劳务派遣合同中,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用人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的约定也很关键,双方要根据合同约定来承担相应责任。当劳动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用人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均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上述两家单位主张权利,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劳务派遣人员能否以用工单位作为仲裁对象的相关内容。劳务派遣人员和公司的正式员工还是不一样的,很多方面都没有保证,所以一定要和劳务派遣公司或者实际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是劳务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签的合同,我可不可以仲裁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
要尽可能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因为相比劳务派遣,劳动合同具有更多优势。然而,实际情况是,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被《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上,但现实中这一规定往往被忽视。目前,劳务派遣的运作方式通常是用人单位招工后,将工人挂靠到劳务派遣公司,这种做法使得劳务派遣的本质意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全国公有制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中,长期在一线岗位从事主体工作的工人,往往是劳务派遣的主要对象。这种模式下,劳务派遣公司“招人不用人”,而用工单位则“用人不招人”,导致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并未建立直接的劳动合同关系,而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这种安排使得被派遣人员处于“两不管”的尴尬境地,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农民工、下岗工人、城镇失业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 由于缺乏直接的劳动合同关系,许多用人单位得以规避《劳动合同法》的约束,随意克扣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甚至随时进行“裁员”和“甩包袱”。此外,劳务派遣职工对企业做出的贡献被完全忽视,他们的工龄总是从零开始,不断循环。
请问用工单位两年后可否将劳务派遣人员返回劳务派遣公司,用工单位是否需要给返回的劳务派遣人员支付补偿金
你好,你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署过劳务派遣协议么,有的话,用工单位是不需要支付补偿金的。
律师解答动态
扰民,你可以向物业公司投诉,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
您好,这个要看个种情况的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14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既然只被骗了400元,我建议你与对方协商不了直接放弃,因为维权成本太高,不划算。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17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如果交警要对你进行处罚的话,那你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20分钟前
诈骗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电信网络诈骗如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等,还有街头诈骗、婚恋诈骗、养老诈骗及虚假消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20分钟前
未满18岁的17岁孩子一般不可以送外卖。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