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期内是否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合同

更新时间:2019-05-07 2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天津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岳小姐问:我已经初步联系好了工作单位,目前正在谈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其中我对合同文本中提到的见习期和试用期的规定感到比较模糊,合同中规定合同期限为五年,其中见习期为一年,试用期为六个月,我不明白这两个期限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见习期
天津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岳小姐问:

  我已经初步联系好了工作单位,目前正在谈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其中我对合同文本中提到的见习期和试用期的规定感到比较模糊,合同中规定合同期限为五年,其中见习期为一年,试用期为六个月,我不明白这两个期限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见习期内我是不是随时可以提出解除合同,是否构成违约,要交违约金吗?另外我还发现我的同学跟单位签的合同中还有学徒期的约定,这个期限又是怎么回事?

天津道名律师事务所张崇泉律师答复:

  见习期制度是我国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适用于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包括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及技校毕业生等,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收上述毕业生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期限为一年。对入学前已从事一年以上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免去见习期。见习期满如果合格,则对该职工办理转正手续,为其评定专业职称,聘任相应职务,确定工作岗位。如果见习期满,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或者降低工资标准,表现特别不好的,可予以辞退。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规定,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一年的见习期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

  关于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劳动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学徒期是对进入某些工作岗位的新招职工熟悉业务、提高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根据劳动部的相关规定,这一培训方式仍应继续采用,并按照技术登记标准规定的期限执行,试用期和学徒期可以同时约定,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半年,见习期和试用期也可以同时约定。综上所述,见习期、试用期和学徒期各有其不同的含义,王小姐在不超过试用期期限的见习期内随时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在已经超出了试用期的见习期剩余期限内,因自己的原因提出辞职则不适用上述规定,构成违约,是否要交违约金以及数额的多少,需要根据和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具体约定而确定。 ↑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886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实习生签订了6个月的临时合同,能否提前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
见习期间是否可以随意解除协议
解除实习协议的具体条件:实习者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或甲方规定制度,甲方可解除协议;双方任何一方主动提出解除实习协议的;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实习期满,协议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们被拘留和释放后,我们该怎么办?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请问目前电动车事故逃逸,罚款多少,是否需要拘留,拘留多少天,交通队应该如何处罚拘留多少天
针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
带手机去学校被发现了怎么处理
具体操作如下:1.口头警告:学校发现学生带手机,首先会进行口头警告,提醒学生遵守规定。学生应认真听取并改正。2.暂时收缴:若学生未改正或再次违规,学校可能会暂时
被执行人使用现金拒不履行小孩抚养费这样真的就拿她没办法了吗?
可申请强制执行。具体操作包括:收集证据,向法院提交申请书,法院会采取措施强制对方履行。如对方仍不履行,法院可采取进一步措施,如限制高消费等。
微信上直播购买和田玉,货到后,玉质量很差,想退款
如果商家拒绝退款,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投诉商家,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您还可以联系消费者协会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上述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您还可以考虑通过法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