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不签合同被辞退有补偿吗

更新时间:2021-09-02 11: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新员工入职到新的单位时候,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了才保障自己的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要是自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己的权益就可能会受到公司的侵犯。那么试用期不签合同被辞退有补偿吗?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试用期不签合同被辞退有补偿吗

  试用期期间,用人单位有权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与试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但前提是,用人单位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具备录用条件。否则解聘决定无效。

  所谓试用期必须是劳动合同约定了的,才有可能存在试用期。如果与单位并无劳动合同,所以不存在试用期的约定,这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二、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其他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上面的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试用期不签合同被辞退有补偿吗的相关内容。综上可知,大家注意一定要在上班前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可见多了解法律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118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被辞退了会有补偿不
您好,被辞退可以去劳动局处理
试用期被辞退有补偿吗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赔偿计算年限是多少? 员工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原因不同,赔偿或补偿不同,具体您可以参考下面的观点:1、若公司是无合法理由辞退您,是违法解除劳动合
试用期被辞退有补偿吗
您好,试用期是公司与员工互相适应的准备期,因此辞退是没有补偿金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试用期被辞退有补偿吗
您好,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17年级的学生被同学叫去打架。但对方很挑衅。对方只是头破点皮报警
你好,打架可以报警,造成伤害的赔偿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属于民事纠纷。如果造成他人轻微伤,属于治安案件,可以对打人者进行罚款、拘留。如果造成他人轻伤,属于刑事案件,
怎样举报工资条不发
怎样举报工资条不发
劳动关系争议
你好我是二手冷柜他帮修怎么办
二手冷柜他帮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处理。选择时应考虑效率、成本和效果,一般先协商,协商不成再考虑其他方式,以维护自身权益。
借钱不还,需要什么资料起诉对方
您好,有保留相关证据吗
对方二婚,之前有一子,我们婚后有一子,对方不肯给我抚养权,而且我没工作,
你好。一般法院判决抚养关系的话,两周岁以下基本都是跟母亲。两周岁以上大概率是男孩跟父亲,女孩跟母亲。有时也会尊重孩子意愿。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