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挺起你的腰板来——解读《劳动合同法》

更新时间:2019-01-23 12: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记者在自治区劳动保障厅、自治区劳动仲裁院及劳动监察支队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劳动纠纷一直呈上升趋势。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延长试用期、违法解聘等损害劳动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而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被社会各界赋予了很高的期待。普遍认为,这是一

记者在自治区劳动保障厅、自治区劳动仲裁院及劳动监察支队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劳动纠纷一直呈上升趋势。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延长试用期、违法解聘等损害劳动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而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被社会各界赋予了很高的期待。普遍认为,这是一部让劳动者扬眉吐气
的法律。那么,这部法律究竟怎样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昨日,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处接受了记者采访,一一解读大家关心的法律细节。

宁夏网讯 新消息报记者张靖报道:

范围扩大 事业单位也能管

案例:某事业单位的打字员林某,系聘用制人员。2006年5月,她被单位告知,下个月不再续聘,要求其办理离岗手续。林某请求单位续聘或者支付补偿金,被单位拒绝。林某到劳动仲裁中心申诉,被告知不受理。

解读:《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法律没规定事业单位可否适用。而《劳动合同法》则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像林某这种情况,《劳动法》管不了,《劳动合同法》却能管。

事业单位人员的构成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由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第二类是实行聘用制的人员;第三类是一般劳动者。第一类人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来决定。第二类和第三类都适用《劳动合同法》,扩大了调整范围。

不签劳动合同 老板要付双薪

案例:在美发厅工作11个月的小金,始终未与单位签劳动合同,而3个月的工资拖欠了半年,老板也未与她结清。小金向劳动监察支队投诉,却因为没有劳动合同而讨薪困难。

解读:《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这种情况可能会大幅度减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就得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地位发生了变化,以前劳动者求着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现在,用人单位得主动找劳动者签订合同,不然,损失就大了。

工资拖欠 直接申请支付令

《劳动合同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解读: 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对照旧规,可以说明,只要用人单位没有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即便没有欠条,只要能证明用人单位拖欠或少发工资,便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拖欠工资的法律处理成本。此举会在相当程度上遏制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现象。[page]

试用只能一次 最长不超过半年

案例:去年5月毕业的小孟在一家电脑公司应聘时,公司与他签定了一年的劳动合同,但前提是试用期6个月,期间工资600元。可6个月过去后,公司还需对他进行3个月的试用期考察。为了能在公司留用,小孟便又签了3个月的试用期。但合同到期前,公司却通知他试用期内未达到录用条件,将不再录用。

解读:《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按此规定,职工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无法得到保护。

而《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做了明确限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次数,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中,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必须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相当于“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用人单位违法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

违法解聘 用人单位将付“惨痛代价”

《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解读:对照以前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从旧规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果有二,一是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二是赔偿劳动者的损失。但具体而言,采取何种方式,劳动者没有决定权,而且法规中对用人单位也没有做惩罚性规定。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今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将承担更大的赔偿责任,付出“惨痛代价”,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用人单位以“莫须有”的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钟点工工资 15日内必须结清

案例:大三的小冯暑假在一个快餐店找了份兼职的工作,每天工作4小时。小冯要求店主月底发放当月工资,但遭到拒绝。

解读: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24的用工形式。在城市中,“小时工”和做一些兼职人员均属非全日制用工。旧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一般是按月支付。但《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由此理解,用人单位可以按小时、按日或按周结算并支付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结算周期超过15日,就属拖欠工资行为。这对劳动者讨薪提供了极大便利,现挣现拿,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page]

责编:尤天竹

来源: 宁夏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合同签好了,给劳动者
你好,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劳动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确定
劳动纠纷,
依据你们合同约定处理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这种情况如果您跟原单位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一般不能以原单位的身份缴社保。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孙子若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偷买游戏产品大额消费,家长可要求退回。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
你好,按照你的说法,双方都是自愿的,只是道德问题,不算强奸。
你好,这边是可以帮助您,看具体的案情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