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伤认定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1-08-13 11: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发生工伤事故之后,劳动者要想确保自身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获得相应的补偿,劳动者就需要去找相应的部门进行工伤的认定。但是进行工伤认定也是有时限的规定的。那么,职工工伤认定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职工工伤认定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职工工伤认定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工伤认定需要的时间一般是15天到60天。《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
1、申请人:用人单位、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都可以作为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或者视同工伤确认申请。
2、申请时间: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接受申请的单位: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登记的住所地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三、申请工伤认定需要的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职工工伤认定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的法律知识。小编在本文中还为大家详细地回答了其他关于职工工伤认定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问题。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如果遇到了问题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意外如何认定工伤事故
遭遇医疗意外引发的工伤事故后,应立即着手获取医疗证明,并向相关社保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根据认定结果,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启动索赔程序,确保及时获得应有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如何认定工伤
申请工伤赔偿的步骤包括:首先,及时报告事故并就医;其次,向所在单位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接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结果,向所在单位或工伤保险机构申请赔偿。这一过程需仔细操作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工伤复发是能够延长医疗期的吗?,法律如何规定
**工伤治疗的期限标准**
工伤治疗的期限标准是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来确定,从3个月到24个月不等。具体规定如下:
1.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3个月;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上的,医疗期为6个月。
2.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6个月;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上10年以下的,医疗期为9个月;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12个月;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医疗期为18个月;
-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医疗期为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