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多少
更新时间:2016-11-14 11: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如果单位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那么就要对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多少。
一、适用双倍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用人单位在以下三种情形下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一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三是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二、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多少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以相对应的月份的应得工资为准,而不是实发工资,不应当包含年终奖金等一次性偶然奖励和补贴。司法实践中,双倍工资计算基数的判断标准,应当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标准为依据,如果无法核实工资标准,也可以以双方认可的实发工资数额作为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这意味着用人单位最长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总共11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
首先,在经过了上文的介绍后,我们知道在哪些情况下,法律规定单位是要对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具体的情形分为了三种。其实都是在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签订相应的合同时,才会需要赔偿劳动者双倍工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计算月份工资?日工资怎么算呢?
计算工资的办法:工资是由员工的基本工资加上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其他的工资收入组成。日工资的计算方式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而小时工资则是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乘以8小时)。其中,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明确了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部分组成。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即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税后工资8700,税前工资怎么计算?
计算税前工资的方法:税前工资是所有收入总和减去社保和公积金。如果税前工资低于5000元,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先从月度收入中减去5000元起征点,再减去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对于居民个人,其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去费用六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二)对于非居民个人,其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每月收入额减去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而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则是每次收入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