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更新时间:2019-03-26 19: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9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公负伤,是否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需要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被确认为已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9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公负伤,是否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需要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被确认为已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方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这里的负伤指非因公负伤。对患病或者负伤,我国法律规定允许劳动者有一定的治疗期。例如,根据《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第21条的规定,企业对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的职工,应当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给予3个月至1年的医疗期,在本单位工作20年以上的,医疗期可以适当延长。在上述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合同到期,则应顺延到医疗期满。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比如应征入伍在义务服役期内的、参加平等协商的职工方代表在集体合同期限内的,等等。这些情况一经出现,用人单位都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上述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并不是绝对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30条的规定,即使存在上述规定的情况,但只要劳动者存在《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法律所规定的用人单位不可辞退员工的特殊情形
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不能辞退员工。如员工疑似职业病,应安排检查和治疗;因工负伤,应提供医疗和抚恤;对孕期女职工,应给予产假等。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员工,确保其在特殊时期得到妥善照顾。
在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谨慎。若员工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期间或丧失劳动能力,不得解除合同。应依法保障员工权益,违反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确保合规操作,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
在何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雇员工
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不得解雇员工。这些情形包括员工患职业病或工伤并确认丧失劳动能力、处于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连续工作满15年且即将退休等。在这些情况下,解雇将违反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遵守法律,保障员工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空调外机百叶窗归属要看具体情况,若在房屋专有部分,一般归业主;若在公共区域,通常归全体业主共有。要是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4分钟前
直接向税务局反映就可以了啊
李淼律师
李淼律师
5分钟前
什麼案件,什麼情況?什麼法律關係?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