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该怎么计算
更新时间:2022-05-09 15: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就是个人所得税,企业是不用交企业所得税的,对于个人所得税需要根据企业的营业收入来计算,计算公式就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一般是按年计算的,也有分月或者分季来计算的,具体需要看企业的规定。

一、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该怎么计算
1、个人独资企业要交个人所得税,不交企业所得税。
2、核定征收的按照营业收入来计算个人所得税。
3、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相关法律依据
个人独资企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的规定,需要对投资经营者的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对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
征收计算方式有两种: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征收方式不同计算方式也不同.具体看一下附件。
第十七条投资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投资者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终了后7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二、个人独资企业征税的方式
1、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参见《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而适用《个人所税法》,按《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二款“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税务机关对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有二种,一种是查账征收适用于会计核算比较齐全的,另一种是核定征收。具体采用哪种征收方法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3、只要企业有利润,不论采用哪种征收方法,也不论企业利润是否分配,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4、采用查账征收方法的,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个人所得税确定的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5、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的。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采用按企业销售收入乘上应税所得率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个人所得税确定的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三、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法律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该怎么计算的相关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方式主要是由个人独资企业的营业额乘以相应的税率,得出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的税款。希望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企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是多少
1. 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由税务机关查账征收或者核定征收。采用查账征收方法的,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的,按企业销售收入乘上应税所得率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3.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其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企业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一、企业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1. 企业个人所得税具体如下:
(1)年度不超过三万六千元的税率为3%;
(2)超过三万六千到十四万四千元的部分税率为10%;
(3)超过十四万四千到三十万元的部分税率为20%;
(4)超过三十万到四十二万的部分税率为25%;
(5)超过四十二万到六十六万元的部分税率为30%;
(6)超过六十六万到九十六万元的部分税率为35%;
(7)超过九十六万元的税率为45%。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有哪些
1.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3. 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4.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