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赔偿问题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2-12-26 15: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所谓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是指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或者因工外出期间遭受的机动车伤害而发生的事故。由于工作原因发生的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事实,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是两类不同性质法律关系所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因交通事故而导
所谓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是指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或者因工外出期间遭受的机动车伤害而发生的事故。由于工作原因发生的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事实,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是两类不同性质法律关系所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事故在赔偿责任上属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责任两种法律责任的竞合。在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之间劳动者如何获得救济、取得赔偿,引起了法学理论界、司法裁判者、法律服务从业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交通事故侵权人如何对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赔偿,用人单位如何向因遭受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或者其亲属承担责任,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已分别作出明确规定;但对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或者其亲属如何获得法律救济,法律、行政法规至今均未作规定和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虽然作了统一的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缺陷,亟待作出修正和完善。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的赔偿问题。
一、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概念及构成因素。
交通事故一般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即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或者与驾驶车辆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使用车辆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而发生的事故。
交通事故赔偿是指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以及其他与驾驶机动车辆有关的人员,因违法、违规使用机动车辆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而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交通事故赔偿一般应当具备以下要素,即:在道路上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交通事故的行为与人身或者财产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没有免除致害人责任的法定事由。
工伤事故又称工伤,是指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及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者直接作用,而使执行工作职务的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伤亡的事故。
工伤事故赔偿是指用人单位对因发生工伤事故而造成伤残或者死亡的劳动者或者其亲属依法给予的补偿。目前,各国都通过工伤保险的方式对受害劳动者或者其亲属予以补偿。因而,工伤事故赔偿一般又称工伤赔偿或工伤保险赔偿。工伤事故赔偿一般应当具备以下要素,即: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了事故;事故造成了劳动者人身伤亡;遭受人身伤亡的劳动者在执行工作职责之中。
二、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的主要区别。
交通事故为民事侵权行为,交通事故赔偿本质上属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范畴,因而交通事故赔偿具有民事侵权赔偿的一般特征。工伤事故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因而工伤事故赔偿具有劳动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两者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区别:
①法律关系主体不同。工伤事故赔偿产生于具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获得赔偿的权利人是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的劳动者,赔偿义务人是与劳动者具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因此,工伤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具有劳动关系,是其显著特征。而交通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则无此特殊要求。
②适用法律不同。工伤事故赔偿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工伤保险责任范畴,适用《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交通事故赔偿属于民事侵权责任,适用《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
③归责原则不同。工伤事故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不论劳动者对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否具有过错,用人单位均承担完全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赔偿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即对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才承担赔偿责任。[page]
④主张权利的时效不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赔偿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为1年,逾期便丧失了主张权利的胜诉权。
⑤主张权利的程序不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法》规定,工伤事故赔偿应当先行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交通事故赔偿则无此前置程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做出《事故认定书》后,如双方当事人未申请调解或调解未能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未履行的,即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⑥赔偿项目、内容不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两者分别获得不同的赔偿项目及内容。
三、我国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赔偿立法规定。
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事故即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两种责任竞合时受害人如何获得赔偿,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均未作规定,相关规定主要见于一些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之中。
2004年1月1日实施的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可见对职工因公外出期间发生事故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基本采纳了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但对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的,《工伤保险条例》取消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所规定的限制条件。
从以上立法具体规定看,立法对工伤事故的认定范围、认定条件有着一个逐渐放宽、扩大的过程,体现了立法的逐渐进步和对劳动者法律保护的逐步加大的趋势。
关于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事故赔偿模式,我国走过了三个阶段:①兼得模式逐渐发展成为混合模式;②补充模式;③混合模式。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宣告了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废止,但是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如何获得赔偿却没有作出规定。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该司法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近亲属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重新确定了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职工工伤赔偿采取的是混合模式。
四、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事故发生,受害者不能得到双重赔偿。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续一)征求意见稿>>第29条也规定:"劳动者在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受到损害,劳动者在向第三人主张民事赔偿后,又向用人单位或保险经办机构主张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最终因其违背了法律精神和社会观念而没有被通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的若干规定>>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近亲属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此条第一款规定,受害者是在没有第三人侵权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工伤待遇的赔偿。而本条第二款是在有第三人侵权的情况下,受害人有选择权,既可以以《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也可选择以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要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公派职工在境外未参加所在地工伤保险的工伤,或者职工工伤涉及其他民事伤害赔偿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先取得民事伤害赔偿。获得民事伤害赔偿总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根据所在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费用统筹,由经办机构或所在单位补足差额部分。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已垫付了工伤保险费用的,当事人获得赔偿后应当偿还垫付的费用。我省的工伤实施办法对此情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受害人只能选择其一赔偿,可以要求差额,但不能获得双重赔偿。因此,对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事故受害人只能选择其一赔偿,只有在一种方式得不到完全赔偿时,可以要求差额赔偿,但不能获得双重赔偿。[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602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的赔偿
你们是否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呢?如果购买了,有部分工伤赔偿项目是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赔偿的;你们可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协助员工办理理赔手续。
交通事故赔偿问题
您好,这个要考虑事故责任的划分和伤残情况。双方可大约估算一个数字,然后协商。实在无法协商的情况下,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交通事故赔偿问题
对方应该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及被抚养人生活费等项目。但具体数要看有关的详细资料确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交通事故赔偿问题
1、会按同等责任来处理,你方至要赔一半。2、单位不应承担。
抢劫罪能不能减刑
抢劫罪减刑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 具体选择哪种处理方式需根据罪犯的实际情况和改造表现,同时结合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
盗窃罪退赃了怎么判刑的
盗窃罪退赃后,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选择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如退赃的时机、数额、是否主动等。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佳处理策略。
想问一下年终奖的问题
若公司未按照约定发放年终奖,员工可首先与公司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可收集证据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维权过程中,员工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
我国行政诉讼起诉时效的法规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的处理方式包括及时提起诉讼、咨询法律专业人士。选择合适的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确保在时效内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
货车超载的危害
货车超载的危害
交通事故论文
网上买到假酒,去哪里鉴定
网上购买到假酒,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向工商管理局投诉或联系消费者协会。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个人情况和需求,工商管理局处理更迅速,消费者协会则提供更多维权支持。
借车忘记还了怎么办
借车忘记还时,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和起诉。首先尝试友好协商,了解对方情况并达成归还协议;若协商无果,则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想问一下八十多岁老人,没有退休工资,村干部还上门催他们交新农合,合理吗
新农合是自愿参加的,但村干部上门催缴可能是出于政策宣传或普及医疗保障的考虑。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与村干部沟通,说明家庭实际情况和经济困难;2)咨询当地社保或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