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不执行生效仲裁裁决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7-08-07 09: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就遇到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委进行处理的,经过一定的时间,劳动仲裁委员会会依法对争议作出仲裁裁决,当然仲裁裁决一旦生效的话,那么双方当事人就要严格按照裁决的内容来执行了,此时要是一方不执行生效仲裁裁决的话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一方不执行生效仲裁裁决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争议处理条例》第28条、30条和31条规定,仲裁庭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裁决在15日内不起诉,期满后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严格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办理。在执行中,对于企业拒绝给职工安排工作并且不发工资或者不给福利待遇的。人民法院可按《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通知银行或信用社扣划应付的工资和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必要时可责令企业赔偿该职工的实际经济损失。
二、怎么确定劳动争议调解期限
劳动争议的调解期限,是指当事人和调解委员会申请和完成劳动争议调解所必须遵循的时间。劳动争议调解期限能两种:一种是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期限;另一种是调解委员会受理和调解的期限。规定调解期限是为了保证劳动争议得到及时处理,避免久拖不决。
国务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劳动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对劳动争议调解期限作了明确规定。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时,视为调解不成。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规定: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后还不还钱怎么办理
对劳动仲裁强制执行后对方不还钱的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行动:首先,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明确财产线索,申请查封、扣押或拍卖其财产;其次,如果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您可以申请法院介入撤销其转移行为;再者,您可以申请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和出境;最后,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固定收入如工资,您可以申请法院进行扣留或提取。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后还不还钱怎么办
在劳动仲裁后公司不履行的情况下,可按照以下步骤申请强制执行:首先,准备好申请书、有效证件、生效仲裁文书等材料;其次,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提出申请;最后,法院受理后将依法进行执行程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员工拒不执行仲裁裁决怎么办
针对员工拒不执行仲裁裁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发出催告,提醒企业履行其法律义务;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仍不执行,可以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过程需要法院介入,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裁决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