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拒绝兑现行政奖励的行为是否可诉

更新时间:2019-12-10 00: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情:2004年3月,江西省某县县政府为了促进本县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发布了一个有关奖励措施的文件。文件规定:如果有关企业或个人介绍外地企业在该县投资达2000万以

  案情:

  2004年3月,江西省某县县政府为了促进本县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发布了一个有关奖励措施的文件。文件规定:如果有关企业或个人介绍外地企业在该县投资达2000万以上,县政府将奖励其10万元人民币。该县的一位叫杨某的公民通过外省朋友关系,联系了一家浙江省的企业在该县投资了5000万元。但事后该县政府以种种理由拒绝给予杨某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杨某认为县政府既然发布了有关奖励措施的文件,就应按文件的规定给付10万元奖金。故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分歧:

  本案在受理过程中出现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胡某和县政府之间的纠纷是一种民事纠纷,杨某提起行政诉讼,不属于法院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县政府发布的有关奖励的规定相当于一个合同要约,杨某联系浙江省企业在该县投资是一种承诺行为,县政府和杨某之间是一种要约与承诺关系,是一种民事关系。故对杨某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应当受理,应告知其提起民事诉讼。

  另一种观点认为,县政府的行为属于一种行政奖励行为,这种奖励行为是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而实施的,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对行政机关具有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行政奖励行为一经作出,行政机关必须遵守。故杨某认为县政府拒绝给付10万元奖金的行政奖励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八)项“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故法院应当受理杨某的起诉。

  评析:

  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其理由如下:

  1、从形式上看,本案体现为一种民事合同的关系,实质上是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之间的一种行政管理的关系。县政府发布引进投资予以奖励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地区的经济繁荣,这种行为是县政府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2、该行政奖励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县政府等行政机关,具有排他性。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的重要区别就是,民事行为的主体不具有排他性而行政行为的主体具有排他性,行政行为只能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

  3、该县政府发布的文件承诺对引进投资作出贡献的公民给予奖励,而在相对人引进投资后又不给予奖励,这种不奖励的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综上所述,杨某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当受理。[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得看合同里对“两个半月”租金结算方式有无明确约定。要是合同有明确按两个半月算租金,那就交两个半月的
晚上好,这个情况是需要配合的
很难又花多钱,怎么被骗。什么情况,什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有时候问题没人回答可能是问题不够清晰明确,也可能是提问时间不太合适,大家没及时看到。你可以把问题再详
您好,请您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一下具体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先和学校商店领导心平气和沟通,了解不让家属做的原因。要是因为误解,就把情况解释清楚消除误会;若因规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首先得看合同里对退费是咋约定的,若有退出不收费条款,他们让你交第一期学费就没道理。你可把之前他们承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若账号因违规被限制实名认证,先查看限制通知里的违规原因,按指引完成整改。若违规轻微,完成整改后等一段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