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拒绝兑现行政奖励的行为是否可诉

更新时间:2019-12-10 00: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情:2004年3月,江西省某县县政府为了促进本县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发布了一个有关奖励措施的文件。文件规定:如果有关企业或个人介绍外地企业在该县投资达2000万以

  案情:

  2004年3月,江西省某县县政府为了促进本县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发布了一个有关奖励措施的文件。文件规定:如果有关企业或个人介绍外地企业在该县投资达2000万以上,县政府将奖励其10万元人民币。该县的一位叫杨某的公民通过外省朋友关系,联系了一家浙江省的企业在该县投资了5000万元。但事后该县政府以种种理由拒绝给予杨某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杨某认为县政府既然发布了有关奖励措施的文件,就应按文件的规定给付10万元奖金。故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分歧:

  本案在受理过程中出现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胡某和县政府之间的纠纷是一种民事纠纷,杨某提起行政诉讼,不属于法院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县政府发布的有关奖励的规定相当于一个合同要约,杨某联系浙江省企业在该县投资是一种承诺行为,县政府和杨某之间是一种要约与承诺关系,是一种民事关系。故对杨某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应当受理,应告知其提起民事诉讼。

  另一种观点认为,县政府的行为属于一种行政奖励行为,这种奖励行为是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而实施的,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对行政机关具有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行政奖励行为一经作出,行政机关必须遵守。故杨某认为县政府拒绝给付10万元奖金的行政奖励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八)项“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故法院应当受理杨某的起诉。

  评析:

  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其理由如下:

  1、从形式上看,本案体现为一种民事合同的关系,实质上是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之间的一种行政管理的关系。县政府发布引进投资予以奖励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地区的经济繁荣,这种行为是县政府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2、该行政奖励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县政府等行政机关,具有排他性。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的重要区别就是,民事行为的主体不具有排他性而行政行为的主体具有排他性,行政行为只能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

  3、该县政府发布的文件承诺对引进投资作出贡献的公民给予奖励,而在相对人引进投资后又不给予奖励,这种不奖励的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综上所述,杨某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当受理。[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诈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虽然合同没写工期,但有老板口头承诺可找证据证明,比如聊天记录、录音等。装修问题多不能收房,可先和老板
你好,公安公安做的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5分钟前
作为母亲,您无权直接起诉,需由您丈夫作为投资人主张权益。建议协商解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先收集截留毁灭入党政治审核材料的证据,比如证人证言、相关视听资料等。然后向学校反映此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私自查询他人开房记录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不合法。如果是涉及案件需要,可通过合法途径,比如申请调查令
耿正义律师
耿正义律师
10分钟前
色情引流类封禁申诉成功率较低,但若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非主观违规(如母婴类内容被误判),仍有解封可能。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