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掺假行为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14-08-05 11: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导读】掺杂掺假该如何认定?掺杂掺假行为要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动机是故意的,对象时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等等。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

  【导读】掺杂掺假该如何认定?掺杂掺假行为要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动机是故意的,对象时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等等。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

  《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三十九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掺杂、掺假是不法分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经常使用的伎俩。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

  掺杂、掺假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

  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因此,掺杂、掺假行为不同于以假充真。

  3、掺杂、掺假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

  在《产品质量法》颁布以前,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对掺杂、掺假等禁止性行为有过规范,但所对应的责任是极轻的。

  《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掺杂、掺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该义务的设定,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对违反该义务的行为处以重罚。

  重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180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认定对方的行为
警方会调查的
如何认定该行为
咨询者你好: 第一、这种行为属于侵占行为; 第二、犯侵占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职务侵占罪行为如何认定
此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不可以以职务侵占立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这样的行为如何认定
涉嫌侵吞国有资产。
商家不退定金怎么办
商家不退定金怎么办
消费者权益保护常识
商家不给退定金怎么办
商家不给退定金怎么办
消费者权益保护常识
对方对交通事故负全责,对方保险不联系我怎么办?
发生车祸,对方全责的保险理赔流程包括有:报案、查勘定损、签收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赔付结案等步骤。
商家不退定金怎么办
商家不退定金怎么办
消费者权益保护常识
我在微信上买了一个面膜,他说没有质量问题就不能退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在网上被骗了钱,我能自己报警不让父母知道吗?
遭遇网络诈骗,建议到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诈骗行为或者拨打110及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对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
买了变质的食物怎么办
买了变质的食物怎么办
消费者权益保护常识
专门找过期食品要赔偿违法么
处理此类问题,可协商赔偿或起诉。选择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时间成本等因素。若证据确凿且希望快速解决,协商赔偿更合适;若对方拒绝赔偿,可起诉以维护权益。
08年12月份现在满不满16岁
除周岁外,法律中有时也涉及虚岁等计算方式,但通常周岁更具法律意义。未满16周岁,在法律上通常享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选择处理方式时,应基于具体法律条款和情境判断。
外国人要我的手机号和住址
即使外国人声称有紧急事情,你仍应谨慎处理。可询问其紧急情况的性质,并考虑通过其他方式提供帮助,如报警或联系相关机构。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也要权衡是否有可能帮助
结婚时彩礼打的男士黄金首饰被闹离婚时女方拿走了,可以要回么
彩礼黄金首饰被拿走,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已结婚共生活,难要回;未结婚或未共生活,可诉讼要求返还。协商时,双方应坦诚沟通,寻求共识。调解可由亲友或专业人士协助。诉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