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士呼吁“严禁体罚儿童”入法

更新时间:2014-11-24 15: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昨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颁布25周年纪念日,也是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今年,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开始新一轮立法建议征集,昨日,30余家关注儿童权利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研讨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应将严...

  昨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颁布25周年纪念日,也是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今年,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开始新一轮立法建议征集,昨日,30余家关注儿童权利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研讨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应将“严禁体罚儿童”写入《反家庭暴力法》。

  今年,多部关于保护儿童的法律都在研讨修订中,其中尤以《反家庭暴力法》最为引人注目。据了解,从2000年至今,全国有28个省区市相继出台反家庭暴力专门法规或政策,但全国性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一直未能成型。2011年,全国妇联和中国法学会相继向立法机关递交了《反家庭暴力法》专家建议稿。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5年立法规划。

  今年《反家庭暴力法》进入新一轮立法建议征集,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和研究中心、北京感恩基金会在内的多家活跃于儿童工作领域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积极建言献策,相关专家呼吁在该法中增加儿童保护专款。有专家表示,以往相关法律的研究论证中,缺乏对家庭中儿童的关注,保护儿童也仅仅被附在保护妇女之后,因此应该增加专门保护儿童的法律条款。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今年9月曾发布《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与研究报告》,报告显示:84.79%的家庭暴力案件中,父母是施暴者,并且家暴在城镇和农村都普遍存在。产生家暴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不当的管教观念占较多比重。受“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等理念的影响,很多案件中,当邻居或公安人员介入时,施暴家长多数表示“打自己的孩子,别人管不着”“打孩子也是为教育他”,用教育为体罚、打骂等暴力行为开脱。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普遍对儿童使用体罚,而且,体罚常被视为一种教育方式,却不被视为暴力。

  有专家认为,这种观念广泛存在的重要原因是施暴家长的暴力行为未受到法律制约。实际上,体罚不仅伤害儿童的身体,更伤害他们的心灵。一家旨在防止虐待儿童的机构,曾对100多名6岁至15岁的儿童以及126位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7%的孩子在体罚中和体罚后感到非常痛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甚至想和父母解除关系。

  更可怕的是,这种家暴还会“遗传”。儿童保护方面的专家认为,人们在童年时遭受过暴力的经历极容易导致其在成年后继续施加暴力,因此法律应禁止成年人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暴力,否则这种家暴行为不仅伤害孩子,还会一直延续,愈演愈烈。

 

  高女士(硕士学历):我面对生活、工作时都游刃有余,但儿子不听话,我是真没办法,为了管教他,该打就得打,男孩子不打不长记性。有一次,去博物馆,我和儿子说了很多次别乱跑,他就是不听,我就使劲在儿子大腿上掐了一把,腿都掐紫了。没办法,孩子不听话,疼一下总比跑丢了强。

  张女士(本科学历):上班工作压力大,本来就心烦,孩子再不听话,一冲动就会打孩子。不管孩子是否真的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反正当时是服了。

  南方(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和家庭福利专业博士):其实,家长也是一种职业,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正面教育。家长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更符合儿童权益的教育方式代替举起的巴掌和脱口而出的斥责。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儿童体罚问题
这么残忍,可以去教育主管部门投诉,带你弟弟去医院看看,希望没啥问题。
教师体罚学生,并带有暴力,可不可以起诉该教师?
教师体罚学生是违法的行为,如果给学生造成伤害结果较重,可以依法追究该教师的刑事责任同时要求学校和老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学生由此而产生的损失
律师解答动态
想退档兰州博文科技学院,要先确认是否已被正式录取。若已录取,可联系学校说明退档原因,按学校要求提交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签了离职协议一般较难反悔,但因没看到考核具体内容和标准,且被引导、迷糊签约,可尝试主张协议无效。可收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这种情况明显不合理。首先别轻易还款,保留好转账记录等证据。对方要求还多出3倍的款属于不合理高额利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2001年2月17号出生的本科生大概率可以当兵。一般来说,普通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4周岁可应征入伍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这钱不该出,对方以暴力威胁索要钱财,可能构成敲诈勒索。首先应保留好转账记录、沟通证据等。建议和对方心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这事得看具体情况。若楼下没有明确充电规定,房东擅自收走充电器,房东责任大;若楼下有禁止充电标识,你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