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本口粮田 夯实脱贫基础--来自湖南省新化县的扶贫报告

更新时间:2012-12-12 00: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湖南省新化县位于湘中丘陵西北边缘与雪峰山弧形交错区,资江从中部贯穿而过,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山区县,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全县总人口128万人,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22米,最低150米,相对高差1472米。全县国土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66.7%,耕地面积

  湖南省新化县位于湘中丘陵西北边缘与雪峰山弧形交错区,资江从中部贯穿而过,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山区县,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全县总人口128万人,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22米,最低150米,相对高差1472米。全县国土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66.7%,耕地面积仅占13.5%。连续几年的统计表明,新化县国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产粮、人均财政收入四项基本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国592个国定贫困县,比湖南省31个贫困县低三成。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化县由财政部挂点扶仙。从1995年开始,财政部每年选派2名干部新化县挂职,专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扶贫攻坚。截至1998年底,全县有129个特困村先后摘掉了贫困帽子,23.2万贫困农民越过了温饱线。扶贫攻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和贫困人民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殷殷企盼,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目睹了贫困的状况,掌握了新化县人多地少、早涝保收耕地严重缺乏的基本县情。

  1994年以来,财政部先后有4位领导、16位司局长和30多位处级干部为扶贫工作来过新化县。初来乍到,从县城和城郊来看,似乎比邻近几个县差不了多少,但当深入贫困山区进行大量的调查摸底后,便能深深感到新化县的贫困人口之多,贫困程度之深,贫困范围之广。在人们迈入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90年代,新化县还有216个省定特困村、196个县定贫困村、45万贫困人口,靠蕨根、野菜度过春夏荒的还有11.8万人。1992年遭受冰冻和旱灾,全县缺粮人口高达70万人。游家镇小洋村四组和辇溪村五组,50多户人家80%的家产不足200元,稻子收割才一个多月,村民家中已普遍无存粮。占全县总人口40%多的贫困人口,"穷在深山人未识"。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形成了新化县长期以来难以克服的三大贫困带:

  一是柘溪库区贫困带。1958年,国家在资江修建柘溪电站,淹没了新化县良田沃土10多万亩,迁移后靠移民20万人。柘溪库区19.85万人中,有14.2万贫困人口,耕地严重不足,人均耕地由原来的1.2亩税减到0.22亩,其中水田仅0.15亩,最少的一个村人均只有3厘地。白溪镇团结村刘登祥一家三口,一直住在一只木船上,1994年船破无钱修补,就在山上搭一个草棚为栖身之所,仅靠0.06亩旱地为生,全部家当不足300元。游家镇和平村五组,只有耕地13亩,安置倒流移民148人,现已达228人,人均耕地只有0.057亩。

  二是高寒山区贫困带。占全县国土面积36.3%的高寒山区,28.1万人中,有贫困人口15.8万人。在这里,山高坡陡,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绝大部分耕地处于山阴峡谷地带,光热资源严重不足,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最低温度曾达零下13℃,一年只能种一季中稻,如遇"倒春寒"或"寒露风"就有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1994年高寒山区人均纯收入515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西河镇新民村199户831人,耕地面积370亩,人均0.44亩,看似不少,但是亩产低下,年人均产粮仅50公斤。

  三是石灰干旱贫困带。占全县国土面积39%的石灰岩区,33.9万人口中有贫困人口15万人。在这里,石灰岩言广布,地表蓄水能力差,土地贫瘠,灾害无常:有雨水灾,无雨旱灾,且年降雨量比全县平均低200毫米左右。这里25万亩水田中,高岸天水田20万亩。农民长期靠天吃饭,望天喝水,十年九旱八不收。1994年11月,我们的干部到沅水江乡调查发现,这个字字带水的地方却严重缺水,经过连续176天的旱灾,原野烟灼火燎,遍地枯黄,在10公里长的狭长山谷里,数百户人家十室九空,路旁等着绝望的人群,眼睁睁地企盼着卷起黄龙的汽车,把他们送上打工度荒之路。

  上述三大贫困带,突出表现为人多、地少、粮缺。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深深感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扶贫攻坚首先要让贫困人口有一份旱涝保收的口粮田,以解决贫困农民的温饱问题。

  扶贫思路和主要措施

  因地制宜,实施口粮田计划,是贫困地区民心所向的脱贫之路,也是新化县解决群众温饱、消除贫困问题的基础工程。

  长期以来,新化县耕地严重缺乏。全县40%的人口难以解决温饱问题而陷入贫困,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化县委、县政府曾采取过异地安置、兴办扶贫企业等办法来缓解矛盾,但都因群众"故土难离"和受政策、资金等客观条件制约而未能实现。看来,扶贫工作必须理清思路,找对方向。财政部主管扶贫工作的李延龄副部长在1994年11月经过深入调查,与县委、县政府领导座谈了扶贫思路;1996年6月30日第二次考察新化县工作时,他明确提出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改变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存条件"。新化县领导认识到,在人多地少的贫困地区,只有以农为本,以地为源,开发耕地,发展粮食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农民吃饭问题。据此,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贫困人口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决定》,针对三大贫困带的不同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实施口粮田建设工程,并把这一工程作为扶贫攻坚总体战役的一场仗来打。

  一是以柘溪库区为主,大抓凿石造梯、开田改土,增加耕地。开田造土,增加耕地面积,是缓和柘溪库区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首先是科学规划,合理开发。1996年根据财政部领导提出的扶贫工作思路和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全县制订了开田造土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分步骤实施方案,并按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和配套开发三项原则,把柘溪库区和人多地少的平丘地区作为开田造土的主战场,计划三年内新增耕地5万亩,实现贫困地区人均拥有0.5亩以上旱涝保收农田的目标。其次是强化措施,保障开发。县乡两级都成立了开田造土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政府与县委、县政府签订了包干责任状。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对县乡干部实行"四定三挂钩",即定领导、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与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对县直各挂钩扶贫单位严格实行"五个一"目标责任制,即挂钩一个乡镇,包干负责一个特困村,培植一个开发示范点,抓好一个重点建设项目,每个干部帮扶一个特困户,将开田造土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第三是政策优惠,激励开发。对农户在承包地上开田造土的,按村组统一规划,实行农户开发,农户受益;非承包地开田造土的,由村组统一开发,发包经营;对新开田土从开发之年起,五年内免征业税,十年内不参与责任田土调整;对验收合格的新开田土适当给予资金补助。同时,还注重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与开田造土的规划,投资投劳同步进行,做到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受益一片。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开田造土的热情。外出打工的,摆摊设点的,纷纷自发回家开田造土,不论男女老少,都加入了开田造土的行列。白溪镇何爱坪何家潮放弃了年利润5000余元的航运生意,卖船借贷筹资2万元,承包荒地开田2.3亩,造土4.8亩。油溪乡中家庄、周家院、铁山坝等12个村自筹资金50多万元,投工8万多个,在旱土、荒山上造田1200多亩,完成配套渠道25公里,人均增加旱涝保收水田0.2亩,可基本解决温饱。[page]

  二是以石灰岩干旱区为主,大抓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努力增加旱涝保收农田。从1994年底开始,全县以骨干水利工程为龙头,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落实片区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保障粮食稳产高产。四年多来,我们协同县委、县政府组织发动群众,以政府投入为引子,激发群众筹资投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七大县管水系和险情水库采取配套挖潜,除险加固措施,提高利用系数;对四大干旱片,采取修建高标准防渗山塘和渠道,新建小型电灌站等措施,增加灌溉面积;对水毁水利设施,采取清淤堵漏,恢复改造等措施,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地处孟公镇的龙溪水库,是50年代末修建的,蓄水量537万立方米,由于年外失修,尤其是经过1996年特大洪灾的袭击,渗漏严重,险象环生,影响周边农田灌溉。1996年以来,各级政府投入160万元,发动受益群众筹资110多万元,投劳12万余个,对该水库进行高标准衬砌维修,加固保安,恢复了对西河、孟公、琅塘、炉观等乡镇3万多亩农田的灌溉。白溪镇东流村独臂老人吴应长,不顾年迈体弱,率全家劳力肩挑手垒,在荒山上开出7亩旱涝保收农田,修渠道250米,一举解决温饱。曹家镇集富村是石灰岩干旱区较典型的特困村,20年前就曾规划打通一条200米长的隧道,引入车田江水库的水,但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开工。这次,在党的扶贫政策鼓励下,村民们"宁可累死,不肯渴死",从1995年开始干了整整两年,隧道终于打通,300余亩天水田得到了有效灌溉。

  三是以高寒山区为主,大抓低产田改造,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改良中低产田,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速农民脱贫步伐的有效途径。针对高寒山区的特点,在水车、奉家、文田、夭门等十多个乡镇,以治理低产潜育稻田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进行低产田土高标准改造。按照这条思路,在高寒山区以工程措施为主,以生物化学农艺措施相配套,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1995年以后,把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项资金捆起来使用,民办公助相结合,对低产潜育稻田,主要采取暗沟结合排除地下水;对于旱缺水稻田,主要采取水利工程措施解决灌溉问题;对低产旱土,主要采取"坡改梯"和营造经果林,减少水土流失,变"三跑"地(跑土、跑水、跑肥)为"三保"地(保土、保水、保肥)。此外,还采取水旱轮作、起垄栽培、缺素补素、良种良法等其他改良措施。文田镇方竹村属花岗岩地区,地下水位高,大都是深泥冷浸田,平均每亩产量始终徘徊在300公斤左右,针对低产原因,投资3.5万元,投劳5000个,采取深沟排水、清除淤泥等工程措施,亩产增加80公斤,基本解决本村470人的吃饭问题。

  总结经验,开拓进取

  新化县突出基本口粮田建设,解决温饱的步伐明显加快,四年的扶贫攻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

  近几年来,新化县以农为本,以地为源,在贫困地区实施口粮田建设工程,加快了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进程。一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四年多来,全县以建设口粮田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累计新开耕地2.87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建设高标准渠道980公里,整修高标准山塘653口,加固处理病险水库78座,恢复水毁工程1.2 万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3.5万亩,旱涝保收农田达到40万亩;解决了12.4万人、1.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增535个村通公路,425个村通电。二是解决温饱的步伐明显加快。1994年以来,全县粮食总产值稳步增长。1997年实现了双季稻亩产过吨粮,1998年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粮食总产达44.07万吨。同时,多种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四年多来,全县共开发山地14万亩,改造土地20万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开发基础。养殖业总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7.5%,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542元增加到1060元,年人均产粮由298公斤增加到345公斤,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45万人下降到21.8万人。

  四年的挂点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扶贫攻坚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整体把握与分类指导的关系。新化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关键是缺少一份旱涝保收的口粮田。因此,我们配合县委、县政府把口粮田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整体把握,并制订了基本口粮田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分年度、分类别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三大贫困带的特点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无水兴水,无田开田,需要低改则低改。同时,还注意把典型示范与面上推广结合起来。在高寒山区的水车镇大同管区,建立了500亩水田低改示范片;在柘溪库区的车石村树起了凿石平梯、改田造土的典型;在石灰岩干旱区的吉庆镇建起了高标准山塘、渠道、河坝示范工程。这些分类示范工程,成为带动全县口粮田建设的样板,避免了盲目上马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立足内力与借助外援的关系。贫困地区之所以穷,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薄弱,要越温脱贫需要外援,但不能完全依赖外援,关键在于做到"人穷志不穷",必须把上级政府和外界社会扶持与本地自力更生有机结合起来,激发"穷则思变"的精神和活力。车石村是一个库区特困村,原来人均耕地不足0.2亩,年人均产粮不足150公斤。1995年冬,政府投入资金3万元用于购买雷管、炸药,村民投工2万多个,凿石3万余方,砌石坎2万多米,新增耕地200亩,人均耕地达到0.47亩,人均产粮达300公斤。实践证明,贫困地区只要埋头苦干加实干,充分利用上级和外界的扶持,是完全可以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的。

  三是口粮田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开发基本品粮田,确保人均0.5亩旱涝保收耕地,是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的基础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致富工程。在实践中,要十分注重妥善处理"温饱工程"和"致富工程"的关系。四年来,新化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狠抓"温饱工程"建设,大力开发基本口粮田,解决贫困农民的吃饭问题;同时,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宜耕则耕,宜养则养,宜植则植,兴办龙头企业,创建种养基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以石灰岩干旱区为重点,建立了烤烟、干果、西瓜、油茶、油桐、红辣椒和瘦肉型生猪基地;以柘溪库区为重点,发展网箱养鱼、开发围堤拦网养鱼和稻田养鱼,扶持养殖专业村,建立连片水果基地;以高寒山区为重点,建立用材林、楠竹、药材、优质茶叶、魔芋、苡米基地,发展养牛专业村和养羊专业村。同时采取"公司加基地联农户"的方式,兴办了新大公司、中兽药厂和燎原水泥厂等龙头企业,培植财源,形成"山上有基地,山下有工厂,山外有市场"的脱贫致富模式。由于种养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农民收入普遍增加。[page]

  四是基础建设与科技扶贫的关系。三大贫困带各具"涝、旱、阴"的特点,致使新化县农业发展面临着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的难题。要解决好这一难题,并巩固品粮田建设的成果,必须依靠科技,改进农业生产手段,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增产增效。因此,在搞好基础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依靠科技扶贫的力度,提高扶贫攻坚中的科技含量。要通过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扫盲等活动,选择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既成熟可靠,又容易掌握的先进实用技术,采取现场培训、项目示范等形式,真正传授到贫困农户手中,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他们战胜恶劣环境、脱贫致富的武器。

  四年扶贫,四年收获;四年苦战,四年探索。新化县的实践表明,在人多耕地少的贫困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基础工程,是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必由之路。

  赖永添,1998年机构改革后,任财政部经济贸易司综合处副处长。1999年3月到湖南省新化县挂职扶贫,任县委副书记。2000年6月提任财政部企业司制度处调研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土地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452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农村土屋扶贫
信访举报反映。
关于农村扶贫的问题
你先问村委会,看他 们怎么解释,然后在来电话咨询我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扶贫建房那些地是标准今年上半年说田也可以建后来说不准建田现在建土也不行你扶贫建房建在那地方
这样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核实很多信息的,建议拿资料过来咨询律师,我会为你提供详细的法律分析意见。
女友怀孕了,还纠缠着我怎么办?
你好,可以要求赔偿相关损失
离异后,不让我见孩子也让我交抚养费
法律分析:离婚不让孩子孩子不可以不给抚养费。对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让对方看孩子的,侵犯了对方的探视权,对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行使探望的权利。但是不能不支付孩子抚
上周日在十字路口发生了交通事故。现在交警说监控系统坏了。我该怎么办?
车祸赔偿,首先要看交警部门是否对此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如果是你的全责,则由你方依法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损失;如果双方均有过错,则由双方根据自身过错大小,按责任比例分
河南律师会见有什么规定
你好具体情况是怎么样呢
长春刑事会见律师多少钱
刑事案件请律师会见多少钱,一般是由律师与当事人协商决定的,不同的地区不同性质的案件其收费也不一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
上海地区如何退回取保候审保证金?
1、办理取保候审后的保证金在一定情形下能退。具体情形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规定的,在取保候审结
张律师请问成华区2017年农村拆迁房到现在没有拿到安置房,可以申请货币安置吗?
法律分析:农村拆迁安置房属于小产权房。政策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且用于安置疏解居民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对接安置房,产权性质为经适房产权。但这些安置房不受普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