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需注意的购房合同陷阱

更新时间:2019-10-25 07: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购房者在购房时需注意的购房合同陷阱有那些呢?我们通过一个报道来具体说明。日前,镇江市民马先生致信本报,反映他在购买阳光世纪花园红雨苑叠加别墅时,开发商在合同中巧设陷阱,剥夺其知情权,给他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马先生于2004年11月3日与镇江市润阳房地

    购房者在购房时需注意的购房合同陷阱有那些呢?我们通过一个报道来具体说明。

    日前,镇江市民马先生致信本报,反映他在购买阳光世纪花园红雨苑叠加别墅时,开发商在合同中巧设陷阱,剥夺其知情权,给他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马先生于2004年11月3日与镇江市润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购买上述别墅。马先生于2005年10月2日接到开发公司交房通知书,验房时,他看出夹层和辅房层高有问题(合同上的标准层高应为2.9米),便没有同意接收房屋。随后,他请人对别墅进行了测量,发现该别墅一楼夹层层高只有2.43米,3楼坡顶房也有部分层高没达到2.9米,共计44.25平方米。马先生多次和开发公司交涉,可至今毫无结果。

    马先生认为,开发公司在合同中只注明了标准层高,但不包括前厅层高、夹层层高和辅房层高,也没有作明确注明,剥夺了他的知情权。购房合同中注明的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摊面积23.4平方米,但他买的是独立别墅,别墅的外墙与旁边的别墅也是分开的,那么,所谓的公用面积指什么,又按什么标准分摊?

    镇江润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阚副总告诉记者,马先生买房的时候,主体已经封顶,因此签合同时,马先生对房屋的情况是比较清楚的。双方签订的合同是示范合同文本,只是对其中一些需要双方协商的内容进行了删改,公司不存在合同欺诈。关于附属用房的概念,与其他主房在使用上是有区别的,而且这部分面积在产权证上是没有的,所以这部分面积的价格是较低的。

    记者看到,马先生的购房合同中“不包括前厅层高、夹层层高和辅房层高”一款是后加的。在示范合同文本中,公共部位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的后面有提示:有关公共部位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见附件二,而马先生提供的合同复印件上却没有类似字样。

    镇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合同处的蔡处长告诉记者,马先生的购房合同中,没有注明夹层和辅房的层高,马先生就被剥夺了知情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809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购房合同应该注意的问题
涉及内容很多,建议当面详细咨询律师。
购房合同注意事项
可以委托律师提供购房法律服务。
购房合同注意事项
广告(包括沙盘、售楼书等)陷阱 销售陷阱 “五证”陷阱,一个合法正规的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具备齐全的“五证”、“二书”。 合同陷阱 总之签定购房合同一定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身份证号码能查出人们在哪里工作吗?
1、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查,输入劳动者的身份证号码,在把劳动者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个数去掉,前面的六位数就是密码,就可以查询明细;2、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
去年在中建二局工作的工资尚未支付。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小孩在学校被同学殴打父母能否获得监控录像
你好,可以报警,并申请调取监控录像
办信用卡的专员给我装了两台POS机满八单就退款的现在他说年底。
你好,你有什么法律问题具体沟通,不合理可以诉讼的
你好我的居住证好多年没续签了,现在又换了地址,想更改居住证地址续签可以吗?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准备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房产证或租房合同等;其次,前往新地址所在派出所,填写变更申请表并提交材料;如符合条件,派出所会办理地址变更和续签手续
交通事故判定我全责,后来发现对方更换驾驶员了怎么办
发现对方更换驾驶员后,请及时向交管部门报告。处理方式包括:1.报告交管部门,申请重新调查事故责任;2.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如监控、证人证言等;3.若对方涉嫌违法
股票投资犯法吗
股票投资不犯法,但需注意合规性。自主投资时需了解市场动态,审慎决策;委托投资时应选择正规机构,签订详细合同,明确双方权益。遇违法行为,应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保护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