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石家庄市科技局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十一五”科普工作规划》及《石家庄市2006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石科普办[2006]3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6-04-28

施行日期:2006-04-28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县(市)区科技局、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石家庄市“十一五”科普工作规划》和《石家庄市2006年科普工作要点》已经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将科普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00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石家庄市“十一五”科普工作规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河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创新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市科普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健全和完善了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对全市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科普基地和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有10家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正定科技馆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成3个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2个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农村科普活动扎实深入、社区科普工作卓有成效、青少年科普活动形式多样;科普宣传手段、网络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市的科普事业虽已有了相当的基础,但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全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劳动者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部门和地方领导对科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科普投入不足,科普手段落后,科普队伍不稳,科普阵地萎缩。与此同时,一些封建迷信愚昧活动却沉渣泛起,日渐泛滥,并由农村向城市蔓延,反科学、伪科学的骗术也时有发生,有的令人触目惊心,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服务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懂科学、重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形成有利于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有重点地扶植一批非营利性的社会科普组织,基本形成一个层次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大科普组织体系。

??科普资金投入环境得到改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资助科普事业的多元科普投入机制。

??初步形成包括电视、电台、网络、报刊在内的科普宣传体系,加强河北科普网的建设工作,推出一批名牌科普新产品。

??加强科普设施和基地建设,建成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科技馆、科技(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到2010年,全市科普教育基地达到30家以上。

??加强科普理论的研究,鼓励科普创作,推出一批对我市科普事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力争达到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工作,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依托和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科普与学校科技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要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及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学校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普及。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形式,不断丰富青少年科技活动内容,继续开展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各类中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发明、科技夏令营、科学考察、科技竞赛等活动,扩大青少年的科学知识视野。组织开展好一年一届的“探索者”科技创新大赛。

加强对科技课教师、辅导员和科普工作者的科技教育,积极倡导有条件的中小学聘请著名科学家、工程师、学者担任校外辅导员。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普活动监测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评价体系。

2、大力推进农村科普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及农、林、牧等部门的基层站所和农业科技传播站、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技合作社等社会化科普组织的作用,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以及畜禽养殖及加工技术。深入实施“农技电波入户”工程和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将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坚持普及与培训相结合,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继续抓好以农函大、党校、农科教中心、农广校等为主渠道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每千名参赛妇女中至少要有20人达到技术员水平、30人取得绿色证书、20名农广校、农函大毕业生,参赛妇女人均年纯收入增长9%以上。

完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做到农村乡镇一级建立科普组织,村一级建立科普小组,村民小组设科普员。继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服务。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县、乡(镇)”活动,带动农村科技能力建设的全面提高。

3、加强企业科普工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发挥企业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和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的作用,在企业中实施群众性“技术创新工程”和“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把企业科普与劳动竞赛、技术练兵比武、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和群众性技术革新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专利发明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要强化岗位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推行企业“首席技师(工)”和“工人技术带头人”制度,提高广大职工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科普阵地建设,大中型企业要逐步建设能够满足本企业职工需要的图书馆(室)或文化宫等科普阵地,并向社区居民开放。要引导部分大型企业建立起面向广大公众开放的行业性科技博物馆。

4、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要把科普工作作为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要发挥基层科普网络优势,抓好科普示范项目的辐射,形成社区科普工作品牌。要认真抓好城镇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本社区科技人员特别是离退休科技人员资源,建立各种科普协会、社团、文艺团体,引导他们义务为社区提供有关服务。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馆(站)、青少年宫、影剧院、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科普画廊等各种文化设施、旅游景点和休闲场所开辟科普教育阵地,经常开展社区科技节、科普沙龙等形式多样的社区科普活动。通过组织创建科普文明家庭、科普楼院、科普街道等活动,把科普工作广泛地渗透到社区各种社会化服务网络中,紧密结合社区居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组织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科普工作。

5、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科普工作,提高其科技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

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科技知识普及,各级组织、宣传、科技、人事等部门要分层次制定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普培训规划,使领导干部的科技教育和培训步入规范化轨道。把普及科技知识作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内容,按照新时期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定期举办干部科普知识讲座和科普活动,并纳入全年干部学习计划之中。重视对各级干部的创新素质教育和培训,尤其要特别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掌握现代科学观念、思想和方法,提高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自觉性。

6、创新科普活动形式,办好社会性、群众性大型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要坚持创新,内容要不断充实,形式要有所突破。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坚持做到五个“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生产。打造三类品牌科普活动。一是培育科技活动周品牌项目。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人们对时代科技创新知识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应市场运行规律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是科技活动周常办常新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出在社会知名度较高、参与面较广的科技周品牌项目10个,每年组织一次,并逐步充实、完善和提高。二是培育科技下乡品牌项目。积极探索科技下乡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两个积极性,使科技下乡具有强大活力和生命力。“十一五”期间,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动作的方式,在新品种开发、孵化、推广,技术培训,科技传播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培育20个科技下乡品牌项目,引导全市科技下乡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培育青少年科普活动品牌项目。青少年科普活动是重中之重,培育青少年校外科普活动精品项目,对指导全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吸引更广泛的青少年参与校外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一五”期间,培育青少年校外科普活动品牌项目30个,以带动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科普工作管理体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建立科普工作协调制度,建立各级政府科普工作考核制度,将科普工作绩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切实发挥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工作。市科技局要负责制定全市科普工作规划,对科普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统一管理。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科普工作的主力军,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市直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全市科普工作开展。

2、多渠道增加科普投入,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改善科普工作手段

各级政府要按照《科普法》有关规定,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逐步增加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鼓励社会各界和海内外热心科普事业的团体和个人捐赠,条件成熟时建立“石家庄市科普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科普场所和设施是进行科普宣传、开展科普活动、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科普场所和设施建设要纳入市政建设、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原有10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好新建科普场馆的规划建设工作,在省会规划建设集科普展览、科普教育、科普宣传、学术交流、科技培训、科技信息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石家庄市科普教育活动中心”;继续实施“千米科普画廊工程”,建设传统科普画廊,并在全市范围内建设3-5个大型科普电子画廊,面对公众滚动播放,使其成为科普性、观赏性、公益性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普宣传阵地。要依托省会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设施,创办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

3、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激励机制,加强科普工作者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普讲师团队伍,定期为市民举办高质量的科普报告会。建立健全科普志愿者队伍,并建立活动制度,发挥他们在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对科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科普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我市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鼓励科普创作,培育科普专兼职作家,每年举行 “石家庄市科普征文大赛”,使之成为发现科普人才、繁荣科普创作的有效途径,推出一批适合青少年、领导干部、企业家、农村致富的高质量的科普精品。

健全科普组织网络,逐步建立起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技术能手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动态稳定的科普人才队伍,继续开展百名优秀科普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工作。

建立科普工作表彰和奖励制度。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一批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百名优秀科普工作者,并逐步对重大科普理论研究成果、科普著作等进行表彰。加大宣传科普人物先进事迹的力度,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于科普事业。

认真贯彻落实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科普工作的公益事业单位,享受国家给予研究开发机构的优惠政策,对单位和个人在科普产业中取得的收入,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4、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

要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培育下一代的高度认识科普宣传的重要性,重视传媒的科学教育功能,把科普宣传作为整个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要在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中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和数量,各级新闻单位要作出科普宣传计划,组织力量强化宣传,进一步办好专题专栏,利用“黄金”时间和重要版面,宣传科技政策,推广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宣传科技教育战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逐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继续办好河北科普网,推出一批名牌科普新产品,提高网站的影响力。

要大力扶植科普影像作品和科普图书的创作与发行,充分发挥这些现代化传播手段的作用。各类公益广告要增加科普宣传的含量,宣传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创造有利于科普工作的全方位的舆论环境。

附件2:

石家庄市2006年科普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各县(市)区科技局、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紧紧围绕《石家庄市“十一五”科普工作规划》确定的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传播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以科技服务“三农”为主线,以全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为重点,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主要工作

1、召开2006年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全面总结我市“十五”科普工作;研究讨论石家庄市‘十一五"科普工作规划;表彰2005年度百名优秀科普工作者;对2006年科技活动周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对市科普工作联席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增补新的成员单位。

2、组织制定“十一五”科普工作规划。在全面总结“十五”科普工作的基础上,由市科技局牵头,市科协及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配合,组织好《石家庄市“十一五”科普工作规划》的编制工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河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制定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十一五”科普工作计划》。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做好当地“十一五”科普工作计划的编制工作。

3、加快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按照《石家庄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基地,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科普教育基地。一是加大科普示范县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扩大科普示范县的范围,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普社会氛围奠定基础。二是围绕青少年科普特点,创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科普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经费、有活动,能形成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校园氛围。三是围绕文明社区的建设,培育、创建一批科普社区,本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需建立相应的活动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四是围绕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改造一批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企业集团面向青少年建立开放式的科普实验室、标本展示室、高新技术演示模型等,向青少年展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和前景。五是创建农村科普阵地。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总体部署,大力开展农村科普阵地的创建工作。创建一批能让群众接受,留得下、扎下根、有影响的农村科普宣传阵地。六是大力开展企业科普工作。认真处理好“技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努力抓好企业科普宣传、组织和规范管理工作。

4、组织好群众性的重点科普活动。认真组织好2006年科技活动周。各县(市)区科技局、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题,认真谋划、协调联动、严密组织、各负其责,并在创新机制、扩大覆盖面和丰富宣传内容上下功夫,确保科技活动周常办常新,取得实效。抓好全国科普日、世界地球日、卫生日、环境日、土地日等重要节日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确保科普活动深入社会各个层面,扩大科普宣传范围。

5、组织好科技下乡工作。今年的科技下乡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科技服务“三农”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科技特色的下乡活动,重点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科学发展观、防病治病科学常识、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要围绕农村发展特色产业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培训,要积极探索科技下乡长效机制。

6、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和科普作品的创作力度。各县(市)区科技局、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把科普队伍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来抓,共同做好此项工作。重点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离退休干部和社区吸纳一批高素质的兼职科普工作者,促进我市科普队伍不断壮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市科普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探索建立鼓励科普创作的机制,培养一批科普创作人员。结合我市实际,编辑印制一批高质量的科普系列丛书、科普影像作品、多媒体光盘,丰富我市科普资源。

7、抓好科普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认真贯彻国家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并根据国家《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和《河北省科普税收政策认定规则》有关规定,对各类享受科普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及时进行跟踪,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把好税收优惠政策关,确保科普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年度工作计划,动员、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圆满实现年度工作计划目标。二是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指导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优势,集中精力抓大事。三是有关部门、团体要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将科普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机地纳入到各自的业务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全面推进科普工作的发展。

2、增加对科普事业的投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市、县财政部门要按照《科普法》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逐步增加对科普工作的经费投入,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多渠道筹措科普经费。

3、加强协调督导,共同推进。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各县(市)区,都要紧紧围绕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普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力争在科普工作的运行机制、内容、手段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使科普工作更加贴近经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科普事业更大的发展。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新闻媒体,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渴望求知领域,调整、充实、创新科普栏目内容,使之更加贴近需求,贴近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大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技信息、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普及力度,努力在全社会烘托和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石家庄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