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吉林省教育督导规定

发布部门:吉林省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第175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章

公布日期:2005-06-06

施行日期:2005-08-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经2005年5月25日省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二00五年六月六日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育督导行为,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人民政府依法对本行政区域教育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第三条 教育督导的范围主要是中等及以下教育及有关工作。

教育督导的对象是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中等及其以下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及其举办者、本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

第四条 教育督导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经常性检查和综合性督导评估相结合,鉴定性评估和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教育督导团,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教育督导室,作为本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并接受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设在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的日常工作。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设置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人由本级人民政府任免。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教育督导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七条 教育督导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教育督导工作,制定地方教育督导与评估的指导性文件和工作制度,指导下级教育督导机构的工作;

(二)对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对义务教育、扫盲教育的实施和巩固提高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验收;

(四)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和本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中等及其以下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督导评估;

(六)对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向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七)开展教育督导科学研究,培训教育督导人员,组织信息交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八)履行本级人民政府委托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均应在教育督导机构内,设置本级专职督学。专职督学依照有关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任免,并明确职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督学,也可以从民主党派或者无党派人士中聘任特约教育督导员。兼职督学和特约教育督导员与专职督学享有同等职权。

专职督学、兼职督学和特约教育督导员均由本级人民政府颁发督学证书。

第九条 专职督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小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教育、教学或者教育管理工作7年以上,有履行职责的能力;

(四)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勤政廉洁;

(五)身体健康。

第十条 兼职督学和特约教育督导员除应具备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有担任或者曾经担任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

第十一条 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在督导活动中,认为有必要时,有权作出如下处置:

(一)就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领导的教育工作向其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奖惩建议;

(二)对被督导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责令改正,提出处理建议;

(三)发现危及师生人身安全、侵犯教育机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等紧急情况立即予以制止,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二条 督学应当接受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管理以及教育督导评估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第十三条 教育督导的基本形式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

综合督导是指教育督导机构有计划地对某个地区或某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活动。

专项督导是指教育督导机构有计划地对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局部、单项的专题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活动。

随机督导是指不定期到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反馈教育工作情况。

第十四条 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确定教育督导内容,制定教育督导方案,提前通知被督导单位;

(二)指导被督导单位自查、自评;

(三)对被督导单位进行检查或者评估;

(四)向被督导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反馈督导情况,通报督导结果,提出意见建议。

关于重要督导情况,教育督导机构应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五条 教育督导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一)听取情况汇报;

(二)查阅有关文件、档案等资料;

(三)参加有关会议和教育教学活动;

(四)召开座谈会或者进行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测试;

(五)现场调查。

第十六条 被督导单位接到督导通知后,应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自查。

在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进行检查、评估时,被督导单位及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提供与督导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

被督导单位对教育督导机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当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按照教育督导机构的要求报告改进情况。

第十七条 被督导单位对督导结论有异议的,可在收到督导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督导结论的教育督导机构申请复查。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在收到书面复查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向复查申请人作出书面答复。

第十八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应建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督导结果可向社会公布。涉及重要内容的应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办或者主管单位应当把督导结果列入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有关项目立项、专项拨款、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督学与被督导单位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教育督导工作正常进行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一条 被督导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弄虚作假,欺骗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的;

(二)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或者对反映情况的人打击报复的;

(三)阻挠、抗拒督学依法行使职权,或者诬陷、报复督学的;

(四)对教育督导机构提出的督导意见拒不采取改进措施又无正当理由的;

(五)其他影响教育督导工作正常进行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督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主管部门撤销督学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二)徇私舞弊影响公正督导的;

(三)利用职权包庇或者打击报复他人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5年8月1日起实施。

吉林省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