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3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市委办〔2008〕42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8-05-15

施行日期:2008-05-15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5月15日

市委市政府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2008年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1、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7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外经贸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

二、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认真实施“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做好汽摩配产业培育,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重点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尼奥普兰、众泰轿车、北汽福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获得“中国客车名城”称号,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市汽摩配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和规模工业比重。实施“1135”工程,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型规模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30亿元企业2家以上,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0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全年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外经贸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国税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3、提升园区开发水平。加强对入园项目的服务和跟踪督查,促使入园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0亿元以上。做好园区扩容前期工作,适当扩大工业用地比例。完善园区考核,推行工业企业“新三率”评价考核机制。努力增加用地储备,进一步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完善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抓好农村家庭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试点,扶持培育初创企业。

责任单位:市经委(园区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推进工业创新的各项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市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好ROHS指令检测中心作用,做好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推进工作,争取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企业50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实施一批重点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安排市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80项,研发高新技术产品100只以上,落实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9个,确保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评选认定创新型企业15家,市工业创新设计试点示范企业15家,争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50亿元以上。精心组织第九届工科会,深化产学研合作,力争新达成科企合作协议100项以上。扎实推进“品牌金华”建设,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新增中国名牌产品3只、免检产品5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0只、省著名商标25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新培育市级以上专利试点示范企业20家以上,争取有1-2家企业列入国家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10%以上。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委、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财政(地税)局、市人事局、市外经贸局、市国税局、金华海关、市中级法院

5、全力推进企业上市。落实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辅导,争取3家以上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从资本市场多渠道直接融资20亿元以上,培育上市后备企业30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经委(市上市办)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工商联

6、加强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制订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实施意见,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努力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开展创新型企业家、领军人才评选,增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企业家在创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开展“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和“人才服务月”活动,完善人才政策,着力抓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市区全年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200名以上。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经委、市劳动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

配合单位:婺城区、金东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财政(地税)局、市科技局

7、打造浙江中西部商业中心。完善浙中专业市场体系,加快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建设,扶持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浙中建材市场再上台阶,努力培育辐射全国的金华汽摩配专业市场。做精市区江北环人民广场商圈和江南宾虹路商业中心,着力培育一批“商业航母”。优化商业网点结构,完善城乡社区全民商业服务,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商业业态。

责任单位:金东区、义乌市政府,市府办、市工商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建设局、市供销社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地税)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国税局

8、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依托义乌小商品城、永康科技五金城等市场和金华国际物流园区,大力发展产业基础型、专业市场型、都市配送型、枢纽转运型现代物流业,努力建设浙江中西部的现代物流中心,争取“无水港”二期、“中外运”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并投产。继续加大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力度,推进大通关建设。

责任单位:金东区、义乌市、永康市政府,市贸易粮食局、金华海关、金华检疫检验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地税)局、市交通局

9、打造浙江旅游副中心。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强化重点景区建设。精心打造“双龙胜景、大仙圣地、浙中凉都”旅游名片,进一步打响义乌购物游、横店影视文化游、武义温泉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全市接待游客增长11%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3%以上。加快推进永康方岩捆绑参与“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认真开展旅游强县、强镇、强村创建工作,争取创建旅游经济强县(市)3个、旅游强镇(乡)10个、旅游特色村100个。做好2008年国际黄大仙文化旅游节工作,扩大金华知名度。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委政研室(农办)、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各县(市、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地税)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林业局

10、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优化金融环境,正确处理好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切实加大对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扶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适应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全市新增贷款240亿元,力争270亿元,增长15%.

责任单位: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金华银监分局

配合单位:市各金融机构

11、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深入实施“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突出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80亿元,增长8%以上。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01项,总投资450亿元,2008年计划投资87.9亿元以上。鼓励企业增资扩容,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方面投入,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统筹用好财政资金。采取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难题交办等制度,积极稳妥地做好项目征迁政策处理,促进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库建设,重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2008年安排全市重大前期工作项目42项。积极稳妥地做好项目征迁政策处理工作,促进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进一步做大做强金华建筑业,争取完成建安产值800亿元以上。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市完成开发投资80亿元,完成税收5亿元。

责任单位:市府办、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建设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经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审计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

12、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利用内外资质量,确保引进内资80亿元,力争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力争5亿美元。强化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大力引进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提升主导产业的竞争力。明确招商引资重点对象,加大对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央直属企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的龙头、骨干企业招商。发挥婺商优势,加快驻外商会组建工作,做好重点地区的招商,大力开拓新的招商市场。精心举办2008义博会、第13届五金博览会、金华(上海)招商会、金华汽车产业(宁波)展览会,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浙洽会”等展会,发挥展会在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和贸易市场多元化,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95.5亿美元,确保外贸出口增长20%以上。利用汇率调整的时机,优化进出口结构,推动先进技术装备和重要资源的进口。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1.2亿美元,完成境外投资额3100万美元。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加强金华整体形象宣传,提高金华知名度和美誉度。

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外经贸局、市发改委、市外侨办、市协作办、市国税局、市工商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13、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严格保护耕地,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力争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25万亩、总产量84.5万吨。继续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构建农业专业合作、农村供销合作、农村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全市土地流转面积比上年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灾御灾能力。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落实生猪、奶牛产业的扶持政策,继续实施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完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责任农技员制度,加快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全市新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个,创建绿色(有机)食品20只以上,年内基本建成金华农业展览馆。大力实施十乡百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年内建成省级兴林富民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22个,提升高效生态林业发展水平。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贸易粮食局、市供销社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委政研室(农办)、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

14、深化村庄整治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村庄绿化等工作,逐步扩大村庄整治范围,加快整镇整治步伐,开展金东、义乌整区(市)整治试点。年内完成400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60%以上的村庄实现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率达40%以上。大力推进绿色示范村建设,年内创建县级以上绿化示范村182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21个。

责任单位:市委政研室(农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金东区、义乌市政府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规划局

15、统筹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电气化改造、城乡公交一体化等工程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全市新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3.8亿元以上,争取新增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49.3万人。启动第二期千库保安工程建设,争取完成水库除险加固35座。深入推进“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完成85个乡镇(街道)示范创建工作。加快农村文体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各县(市、区)完成1个以上市级示范乡镇建设、10%以上行政村建设成为市级以上信息化示范村。

责任单位:市委政研室(农办)、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工商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金华银监分局、金华电业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财政(地税)局、市信息办、电信金华分公司、移动金华分公司、联通金华分公司

16、大力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积极实施强镇扩权政策,加快中心镇职能转换和机构调整,加强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努力做大做强一批省、市级重点中心镇。

责任单位:市委政研室(农办)、市人事局,各县(市、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地税)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

17、提升农民技能水平。深入推进“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和“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和预备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万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万人,培训后资格证书获证率达到70%以上,获得资格等级证书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80%以上。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鼓励更多农民参与来料加工,扶持经纪人创办工业企业,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共同富裕。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农家乐从业人员、年接待旅游人数、年营业收入均增长10%以上。

责任单位:市委政研室(农办)、市劳动保障局、市经委、市妇联

配合单位:市财政(地税)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协作办、团市委

18、提升扶贫开发水平。继续抓好结对扶贫和“千企联千村”工作,完善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扶持政策,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条件,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经济,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积极推进下山脱贫,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山远山农户下山搬迁,全年完成下山脱贫1000户、3500人。认真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残疾人万户扶贫攻坚计划,推行“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帮扶成果。

责任单位:市委政研室(扶贫办)、市协作办、市国土资源局、市残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四、加快城市聚合,全力打造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

19、完善城市群规划体系。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推进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年内完成浙中城市群规划编制。明确浙中城市群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按照“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原则,统筹研究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完成浙中城市群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和重点开发区域报告,形成城市群规划管理实施的政策体系。支持人大开展浙中城市群规划立法调研,作出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决议。根据金衢丽地区产业带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群生产力布局,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人力资源开发优先、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发挥浙中城市群在金衢丽地区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我省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责任单位:市人大办、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经委、市建设局、市人事局,各县(市、区)政府

配合单位:浙中城市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0、抓好重大功能性设施建设。围绕“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要求,抓好一批重大功能性设施建设,建成市博物馆并实施陈展工程,开工建设市文化中心、中国婺剧院、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基础设施工程,做好市体育中心项目前期工作。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机关事务局、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地税)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人防办

21、改善民生基础设施。继续抓好小型公共文体设施进社区活动。加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心、洪源小区经济适用房建设。落实公交优先举措,发挥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改造力度,推进城乡垃圾处理、供水一体化,提高城市公用设施共享水平。加快市药检所动物实验中心(一期)工程建设,争取年底前结顶。

责任单位: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残联、市卫生局、市建设局、市行政执法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配合单位:婺城区、金东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人防办

22、提高城市发展品位。开展城西片控制性详规编制,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做好五百滩、金华山游乐园区块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坚持高品位规划、高水平开发,扎实推进五百滩地块改造,建设好金华的“城市客厅”。 加强城市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推动重心下移,探索数字化城管,加大整治力度,不断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小区物业管理。抓好城市道路、桥梁和路灯改造工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整体形象。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文物局、市城管办、市行政执法局、市建设局、市民政局,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双龙风景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财政(地税)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金华电业局、市人防办

23、促进发展平台建设。抓好市区“三纵三横”等骨干路网建设,积极解决一环、二环线的路网畅通问题,做好东市街南延、宾虹路东延工程前期工作,为沿线开发创造条件。抓好新开发区块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设施配套,促进要素集聚。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婺城区、金东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财政(地税)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贸易粮食局

24、加快金义主轴建设。继续抓好金义城际快速通道、虹戴公路建设,构建具有同城效应的区域内部交通体系。扎实推进金华开发区、金西开发区、金东开发区、义乌开发区、义乌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竞争有序、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按照“工业重镇、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的定位,规划和发展金东开发区,积极打造现代化工贸新城。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婺城区、金东区、义乌市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规划局、市贸易粮食局、市国土资源局

25、加快基础设施联建共享。推进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力争完成诸永高速公路金华段(双峰隧道以北段)建设,开工建设东永高速公路,积极争取启动甬金铁路、临金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继续抓好浦义、怀万公路等干线公路建设,扎实推进金华至武义公路(金东段)建设。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全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2.52亿元,开工建设500千伏兰溪变电所,形成适度超前的目标网架。统筹水资源等战略资源调配,加快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进一步抓好九峰水库工程实施,做好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续建、新建一批重点水源工程。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水利局、金华电业局

配合单位:金东区、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浦江县、磐安县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

26、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调动各组团城市的发展积极性,着力推进金义产业带、义东浦磐产业带、金兰产业带、永武东产业带开发,提高产业支撑水平。各县(市、区)都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经济,深化区域协作,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五、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7、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坚决控制新上高能耗项目,全面禁止新上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十大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切实加强能源统计,督促指导企业按照节能规划和节能责任书组织生产。推进重污染项目的改造、转产、搬迁和关闭,提高污染减排的效果。整体推进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全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77%,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抓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金华江流域县市交界断面考核,巩固原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摘帽”成果。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争取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座。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工业企业污染飞行(在线)监测达标率80%以上。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完成312个规模养殖场治理。健全环境监管网络,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环境问题。建立完善节能减排应急预案,确保约束性指标完成。

责任单位:市经委、市环保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统计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安全监管局、金华电业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8、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建立健全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贯彻实施《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规划》,积极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完善和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和沙金兰生态功能区建设。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结合实施全省生态创建“十百千模范工程”,积极创建各类生态示范工程,争取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开展金华开发区等4个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培育省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10个、市级20个。广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30家以上,争创省绿色企业3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经委、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委政研室(农办)、市水利局、市建设局

29、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重点保障产业发展用地,全力解决基础设施用地,努力安排民生用地。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和“零增地技改”,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和考核,进一步做好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强化实施许可后的监管,重视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全过程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建设用地复垦力度,抓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强化土地资源保障。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

30、重视人口计生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97‰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0‰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1%以上。认真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制,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争取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9以内。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率达到省定要求。切实抓好计划生育管理组织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利益导向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争创计划生育合格村、示范村活动,夯实计生工作基层基础。

责任单位:市人口计生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市卫生局

六、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3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建设教育强市,努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全面实施小规模农村小学调整改造,继续抓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创建标准化学校50所。加强省重点学校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示范作用。启动蒋堂老校园改造和金华六中搬迁。完善激励政策,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借读费。重视抓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促进幼儿和残疾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发挥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作用,提高技能教学水平。拓展高校服务社会渠道,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努力把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国内一流高职院校。支持浙师大发展,加快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加快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建设,支持浙江横店影视学院的筹建。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地税)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筹),浙江横店影视学院(筹)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文物局、市残联

32、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以创建卫生强市为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着眼于构建“健康新农村”体系框架,继续抓好农村卫生标准化、规范化、普及化建设,全市农村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到85%以上,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8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以上。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加快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新格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加快实施一批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做好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3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建设,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争50%以上城市社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市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监察,健全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和治理欠薪长效机制,善待和关爱外来农民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全市全年法律援助案件达到2514件,比上年增长10%,所有乡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司法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委政研室(农办)、市民政局、市经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工商联

3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五费合征”为抓手,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工作,全市参保人数净增50732人。积极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38万人以上,参保率达到60%以上。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工作,健全困难群众分层分类长效救助机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即征即保。继续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完善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制度,逐步解决农村住房困难户建房问题,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400户。加快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市区年内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2万平方米,解决150户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加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全市完成300家农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建设,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召开市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残联

配合单位:市财政(地税)局、市审计局、市卫生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教育局

七、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大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35、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在全市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千员万场”十七大精神宣讲活动,抓好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内容的文艺创作、文化下乡、知识竞赛和各类培训。围绕重大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等法定传统节假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深化孟祥斌事迹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拓展 “文明出行、共创和谐”教育实践活动、“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十镇百村示范、百镇(乡)千村创文明”活动等活动。加强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正确舆论导向作用,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包容的思想舆论环境。

责任单位:市委办、市委宣传部、金华日报社、金华广播电视总台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36、积极培育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比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和乡风评议活动,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深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军民共建和“双拥”活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作用,依托市情感护理中心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改进企业、农村、社区、学校等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对新领域新群体的覆盖。

责任单位:市委办、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关工委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37、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好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会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好重大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深入宣传我市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贯彻情况,宣传报道“抓作风建设、促创业创新”活动、工业强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腐倡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宣传报道。做好市“两会”、普法、计生、环保、科普、打假治劣、推广普通话等社会宣传活动。积极构建高效有序的外宣格局。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推行市级新闻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工科会等重大活动和省外宣办、中央驻浙江媒体联谊会及驻金媒体等资源,做好重点节会和重大活动的外宣工作。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金华日报社、金华广电总台、市文联、市直机关工委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38、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抓好农村文化“十项工程”实施,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500个文化村,50个文化示范村,完成第一轮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任务,实现市本级80%的行政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心组织第六届文化艺术节、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继续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大力培养基层业余文艺骨干,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全市完成送电影下乡2万场、送戏下乡1000场、送图书1万册。深入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何氏三杰陈列馆”正式开馆,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动上山文化遗址、古子城、婺州窑等保护开发利用。全面开展《新编金华丛书》编纂工作,组织开展《创业创新之路?浙江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研究,撰写出版金华地方卷。加强党史研究工作,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金华历史(第一卷)》,着手进行《中国共产党金华历史(第二卷)》写作。加强引导和服务,加大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做好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档案与地方志等工作。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组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加快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创建省级体育强镇10个、市级体育强镇4个、城市体育先进街道2个,建成新农村小康体育村500个。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文物局、市委党史研究室、金华广电总台、市档案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残联

八、全面建设法治金华,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39、加强人大工作。召开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司法监督,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决策建议和意见。

责任单位:市人大办

配合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

40、加强政协工作。召开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深入学习贯彻中发(2006)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责任单位:市政协办

配合单位: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市工商联、市台办、市外侨办

41、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帮助民主党派做好届中调整工作,进一步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推进经济统战工作,深入抓好“千企联千村、建设新农村”活动,实施好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举办我市“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粤乡贤迎春贺岁团拜会。落实各项民族扶持政策,认真做好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强宗教团体及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建立市留学人员和家属联谊会。加强以反”独“遏”独“为中心的涉台宣传教育,继续扩大金台两地交流交往,加强对台基础工作。

责任单位: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工商联、市侨联、市台办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党委

42、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工作。发挥工会组织优势,组织职工创业创新;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新增企业工会600家,新发展会员3万人;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举办金华市首届职工运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年投身创业创新行动;成立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体系,开展低收入家庭青少年关爱行动,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共青团区域整体化建设和“双承诺”活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继续做大做强来料加工,大力培育和发展经纪人队伍、来料加工专业村和来料加工基地;建立统筹城乡妇女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强化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社会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知晓度。召开市科协第五届代表大会,建成金华市科普展示中心,完成“金华市民指南”一书编印工作,“金桥工程”通过验收20项,新立项20项。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党委

43、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和完善行业管理机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学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好“一审一核”、“限时办结”、“联合踏勘”等制度,完善“并联审批”、“全程代理”制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工作,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推进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深化“义乌扩权”改革。

责任单位:市府办、市发改委、市人事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公开办,义乌市政府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44、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做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市情市力。完善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市场监管,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管理,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健全社会管理网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防空防灾演练,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完善各类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运作与监管机制,改善服务场所,加强招投标信息化建设,打造统一、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升服务功能。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和困难群众。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责任单位:市府办、市经委、市民政局、市贸易粮食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法制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审计局、市人防办、市工商联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45、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大力推广“白龙桥经验”,深入开展“平安金华”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惩治黑恶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确保全年刑事发案总量与上年相比实际“零增长”。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专项活动,切实抓好信访老户问题的处理,全力以赴做好全国、省、市“两会”、奥运会等重大会议和敏感时期的信访工作,去京上访量和赴省上访量比上年下降10%以上,不发生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因群众上访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信访老户的化解率达到60%以上。加强对民间融资管理,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秩序。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努力完成“三个”确保目标。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加强产品质量工作,开展农村“十小”企业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深入开展药品市场整治。

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委610办、市安全局、市司法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金华银监分局、市经委、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民宗局

配合单位: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

九、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46、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和方式,以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工作创新,年内举办4-6场高层次报告会,举办一次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以市管领导干部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工作,安排好各级干部的学习培训,持久深入地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实践活动。

责任单位: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党校、市人事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47、提高各级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以“创业立新功、创新促发展”为主要内容,开展“服务创业、再增感情,推动创新、再破难题”活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统筹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注重在创业创新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各级班子的整体功能。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以及高学历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责任单位:市委办、市委组织部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48、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实施“先锋工程”为总载体,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以“建设五型机关、服务两创战略”为主题的和谐机关创建活动,切实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扩大覆盖面、扩大影响力为重点,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主题,进一步深化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以先进性量化考核为抓手,深入开展党员创业创新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工作。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责任单位: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党委

49、切实树立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作风。认真总结“两创”大讨论和“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经验做法,制定和完善新时期作风建设的制度、措施,进一步营造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作风。继续组织开展“百企万人评机关”和涉企科级岗位评议活动,继续组织开展为企业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活动,不断强化作风整改工作,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效能与行风监督员队伍建设,加大明查暗访和效能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和纠正行政行为不规范、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按照《市委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要求,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体制机制。

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察局)、市委办、市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50、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有金华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三位一体”的工作布局,逐步实现惩防体系的全覆盖。有效推进行业构建和专项构建,针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核心环节规范权力运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三书两报告”和“三谈一述”制度,探索动态考核有效办法,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工作和“十百千万”工程,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始终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推进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

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察局)、市检察院、市审计局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