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3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对银行卡专项立法已迫在眉睫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立法动态

公布日期:1970-00-00

施行日期:1970-00-00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卡在手,钱已飞。近些年来,各类银行卡盗刷犯罪案件层出不穷。金融业越来越发达,可不法人员也在利用各种漏洞钻空子。“把储户的钱安全地管好,真有那么难吗?”有市民道出了心声。放眼金融行业,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盗刷犯罪,还有哪些工作有待改进?在法律法规建设层面,还有哪些空白地带?对此,本报于昨日对国际金融投资家联合会执行主席、知名经济学家孙飞进行了专访。

司法标准不统一成绊脚石

记者:近两年来,各种新型银行卡盗刷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孙飞:我有两点感受,一是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随之产生一些附带的问题;二是作为一名持卡人,我也会琢磨,我放在银行账户里的钱,真的是安全的吗?我相信,会有很多大连市民跟我一样感同身受。总体而论,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还是比较严格和缜密的。发生那么多案件,主要在于那些钻空子的不法人员,你稍一疏忽,可能就被窃取信息了。

记者: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盗刷犯罪,还有哪些工作有待改进?

孙飞:这本身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仅牵扯到金融行业。例如,打击银行卡盗刷犯罪,职责在公安机关;而整治使用伪基站或短信群发病毒短信等行为,又需要通信管理部门的配合。光凭哪一个部门的力量,是很难进行监管的。所以,政府各部门间应形成合力,升级并落实银行卡账户安全保障制度。

现阶段,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第一,司法标准不统一。同样的案情,各地的判决结果却不一样;更有甚者,仍有公安机关拒绝为银行卡盗刷案的受害人立案侦查,即便受害人损失的钱款数额已经达到了立案标准。究其原因,这种案件多为网络虚拟作案,破案有一定的难度,会影响破案率考核。

第二,社会对银行卡盗刷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仍有不足。打个比方,有贼偷走了你身上的1万元钱,这起犯罪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远远比不上银行卡盗刷案件。因为后者会直接引发社会对金融业界的质疑,影响到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

所以,对于实施银行卡盗刷犯罪的人员,不能按照普通盗窃犯罪的标准来定罪处罚。国家可适当修订、完善法律,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氛围。此外,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银行卡盗刷犯罪的利益链条,并且内部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编写病毒,有人负责发送带毒短信链接,有人负责实施盗刷,有人负责取款。对于“专业化”性质的犯罪团伙,公安机关更是要予以严厉打击。

建议“举证责任”倒置

记者:遭遇银行卡盗刷案件后,受害人往往很难拿回损失,你怎么看待维权难的问题?

孙飞: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异地管辖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大连的案子在浙江破了,受害人处理案件还得跑到外地去,无形之间增加了维权成本。

其次,如果储户认为银行可能要承担责任,在参加法庭审理时,往往需要由储户来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没有银行配合,储户往往难以拿出有效证据。对此,我建议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专门的司法解释,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由银行证明己方没有过错。

第三,行业内“格式合同”问题比较突出。从过去的涉及银行卡的各种纠纷案例的结果来看,银行可以通过银行卡章程的“格式合同”,降低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将更多的风险转嫁给持卡人。如果出现了风险,银行可以通过“格式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撇清自身的责任。而大多数持卡人对银行卡专业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银行卡行业没有类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持卡人权益,即便有些案例判定由银行来承担部分责任,但却需要复杂的内部流程,最后实施也是大打折扣。因此,在很多纠纷中,最终都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持卡人以“自认倒霉”的形式了结。

银行卡专项立法迫在眉睫

记者:在法律法规建设层面,还有哪些空白地带?

孙飞:产业立法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是对发达国家金融业界多年经验的总结。以美国为例,立法机构为信用卡产业制定了将近20个法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涵盖了业务链中的所有环节。而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为银行卡颁布的有针对性的法律,只是有一些跟产业相关的办法和条例。这不仅在法律的权威性方面有所欠缺,也是目前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因此,我建议,国家要尽快把银行卡专项立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立法部门不仅要继续完善现有的申请、管理等内容,也要着重体现风险安全、善后处理和罚则等内容。我国银行卡行业起步较晚,应该加快步子、注意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广大持卡人银行账户的安全。当然,媒体也应大力宣传金融安全教育,持卡人自己尽量不犯错,不要上了不法人员的当。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