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江西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加快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赣府厅发(2003)41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3-11-03

施行日期:2003-11-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经贸委关于《江西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加快发展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加快发展指导意见 (省经贸委 二○○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我省工业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业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加速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当前,我省水泥工业处在一个快速提升的关键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务必抓住机遇,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保持较快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我省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省水泥企业199家,直接从业人员约4.5万人,2002年全省水泥产量1966万吨,列全国第13位,列中部地区第5位。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水泥工业总体技术层次较低,工艺装备有待提高,全省现有的268台水泥窑中,代表先进生产工艺的新型干法窑13台,占4.8%;机立窑228台,占85.1%;其它普通回转窑27台,占10.1%。从世界水泥工业以及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占主导地位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加快我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我省对水泥行业进行调整改造,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省水泥工业基本格局仍然是“四大四低”,即“立窑水泥比例大、小企业数量大、能源消耗大、粉尘污染大”和“劳动生产率低、集约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我省水泥工业总体水平不高,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改造的任务依然繁重,以立窑为主的水泥生产方式,随着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的变化,将遇到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部分地区以及一些重点工程已开始限制立窑水泥的使用,立窑企业粉尘治理难度也较大,随着我省周边地区水泥工业调整和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必须迎头赶上,提高我省水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的调整改造,加大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其紧迫性、必要性十分明显。

二、我省水泥市场需求预测根据GDP增长速度和水泥工业发展速度的相关性、人均消费量、固定资产投资等影响因素预测:今后几年水泥需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我省水泥工业发展速度可以维持在年均22-25%左右。

(一)从GDP增长速度和水泥工业发展速度的相关性看,我省水泥工业的发展可以维持较快速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我省经济形势作出的三个重要判断:

一是江西经济正处在十分重要时期;

二是江西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三是江西经济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将保持较快增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开始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初期几年,水泥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一般说发展的初期或经济发展转型期,基本建设的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对水泥的需求量大,体现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GDP的增长速度)和水泥年均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强,水泥年均增长速度应保持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2倍左右。根据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目标,年均GDP增长速度约为11%-12%,因此,预计今后3至5年我省水泥年均增长速度约为22%-25%左右。

(二)从全国和江西省人均水泥消费(拥有)量和江西周边省份人均水泥消费量差距看,我省水泥工业也有较大发展空间。2002年江西省人均水泥消费量为468千克,全国人均水泥消费量为546千克,浙江省人均水泥消费量为1420千克,江西省人均水泥消费量无论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发达水泥工业省份相比,均存在着相当大差距,因此,我省水泥工业还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水泥需求的快速增长。2002年江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4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47.53亿元,同比增长47.9%,房地产投资95.37亿元,同比增长73.7%;2003年江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1380亿元,同比增长50%,公路建设投资145亿元、电力设施投资30.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0%;到“十五”期末,全省高速公路将突破1700公里。今后3-5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也将保持较高发展势头,按照每亿元投资消耗1.802万吨水泥测算,水泥需求量也将以年均22%-25%左右的速度递增。

三、加快我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指导方针。

按照“一个龙头、三路大军”的发展格局调整改造水泥工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大淘汰小水泥力度,着力优化水泥工业结构;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水泥工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推进清洁生产;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水泥工业。

(二)发展目标。

1、2005年奋斗目标:全省水泥产量达到3500-4000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16亿元,销售收入70亿元,利税总额5.5亿元,新型干法水泥占水泥总产量比例达到55%;

2、2007年规划目标:实现“518”目标,即全省水泥产量达到5000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23亿元,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总额超8亿元,新型干法水泥占水泥总产量比例达到70%.(三)主要措施。

1禁止新建和扩建各种立窑生产线;禁止新建和扩建湿法窑、立波尔窑及中空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2支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规模2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原则上不再发展规模在2000T/D以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3加强行业规划和引导,积极发挥国债、技改贴息等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通过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作用,逐步淘汰小水泥。加大推广散装水泥力度。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各地在新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时,必须同时安排等量淘汰小水泥计划,特殊情况下,淘汰的小水泥生产能力原则上不应小于新建项目生产能力的20%.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检查、督促,加以落实。

4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本着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科学规划,有序布局,严格管理。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结合我省提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建设生态省份的发展要求,今后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严禁建设水泥生产线;高速公路、铁路干线两侧的视线范围内一般不新建水泥生产线。

5优化水泥工业的合理布局,避免不顾资源和市场条件盲目建设。按照资源条件考虑,在没有提供新的可利用的石灰石资源勘察资料之前,总体上按六大石灰石资源块布点:玉山-万年-乐平一线可布能力为1000-1500万吨、瑞昌码头一线可布能力为500-700万吨、瑞金-于都-兴国一线可布能力为500-700万吨、萍乡-宜春一线可布能力为500-1000万吨、新余(欧里)-上高一线可布能力为300-500万吨、信丰-龙南一线可布能力为300万吨,此外,安福可布能力100-200万吨,南城可布能力为100-200万吨。南昌、抚州等资源缺乏的地区应以建设水泥粉磨站为主。上述布点能力包括现有生产能力,具体实施时应考虑各区域市场需求情况和资源的开发程度。

6加大有待探明水泥用石灰石资源储量的勘探力度,确保我省水泥工业快速发展的资源需求,同时结合石灰石资源,对水泥天然混合材、优质烟煤等水泥原燃材料资源进行有选择地勘查,为今后水泥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对新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要做好新建项目主要原材料的地质详查工作。鼓励水泥企业加大地质资源勘探投入。

7合理开采与利用矿产资源,鼓励对矿山剥离层和矿山废石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对水泥生产企业在生产原材料中掺有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中的工业废渣不少于30%的企业,实行税费优惠政策;技改贴息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优惠政策向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倾斜。

8鼓励水泥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按照ISO14000标准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支持有条件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水泥企业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确保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必须满足环保要求,切实做到投产之日就是污染物排放达标之时;现有水泥企业应按照《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加大粉尘治理力度,到2005年底,对污染严重超标且通过治理仍然不能达标的水泥企业,水泥生产许可证管理部门将收回生产许可证。各级环保和行业管理部门要督促水泥企业做好粉尘治理工作。

9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对现有中小水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进行规模化投资和低成本扩张,培育和壮大一批有投资(融资)能力、对行业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调控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这些集团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撑作用。鼓励现有水泥企业以资产、品牌、技术等为纽带,实现资产重组,向企业集团发展,提高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特别是对中小水泥企业较集中的设区市如萍乡、宜春、赣州市,鼓励发展规范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逐步形成若干生产能力在50万吨以上的水泥企业或企业集团,争取到2005年我省水泥生产的重点设区市都有1-2家生产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水泥企业集团。

10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或与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技术开发中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原燃材料予均化技术、立磨技术、低挥发份混合煤燃烧技术、水泥预粉磨(辊压磨、高细磨等)技术、环保成熟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

11由省经贸委牵头,会同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从2005年起,在高层建筑、高速公路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大中型水利设施等工程中推广使用新型干法水泥,限制使用一般立窑水泥(通过国家水泥产品质量认证的立窑水泥除外)。

12实施人才战略,造就一支适应现代水泥工业要求的人才队伍。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是要吸引人才,特别是吸引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二是要培养人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搞好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为水泥工业造就和输送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三是要用好人才,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水泥企业人才普遍短缺的现状。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