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制定「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贴暂行条例」

发布部门:台湾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2-05-22

施行日期:2002-01-01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民国91年05月22日制定

第1条 为照顾年满五十五岁至未满六十五岁之原住民老人生活,增进原住民老人福祉,特制定本条例。

年满六十五岁之原住民老人,依据「敬老福利生活津贴暂行条例」办理。

第2条 本条例所称主管机关:在中央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在直辖市为直辖市政府;在县(市)为县(市)政府。

第3条 年满五十五岁至未满六十五岁之原住民在国内设有户籍,未有下列各款情事者,得请领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贴(以下简称本津贴),每月新台币三千元:

一、经政府补助收容安置。

二、现职军公教(职)及公、民营事业人员。

三、领取政务人员、公教人员、公营事业人员月退休(职)金或军人退休俸(终生生活补助费)。

四、领取公教人员保险养老给付、军人保险退伍给付、劳工保险老年给付之总额,自年满五十五岁当月起按月折抵新台币三千元,尚未折抵完竣者。

五、已领取身心障碍者生活补助费或荣民就养给与者。

六、税捐稽征机关核定之最近一年度个人综合所得总额合计新台币五十万元以上。

七、个人所有之土地及房屋价值合计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上。

八、入狱服刑、因案羁押或拘禁。

前项第七款土地之价值,以公告土地现值计算;房屋之价值,以评定标准价格计算。

已领有第一项第五款所定津贴、补助或给与者,于本条例施行后,不得转请领本津贴。但丧失领取资格者,不在此限。

第4条 本津贴之核发及溢领催缴业务,由中央主管机关委托劳工保险局(以下简称劳保局)办理。

第5条 请领本津贴者,应填具申请书,并检附户籍誊本,向户籍所在地乡(镇、市、区)公所提出。

前项申请,如委托他人办理,应填具委托书。

第6条 乡(镇、市、区)公所受理申请后,应于三十日内研拟初审意见,造具名册连同申请书件,送劳保局于次月二十日以前完成审核。

第7条 内政部应按月将年满五十五岁原住民户籍及入出境等相关异动资料,于次月三日以前送劳保局。

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应按月将原住民接受政府补助收容安置、身心障碍者生活补助费或荣民就养给与名册及其它相关媒体异动资料,于次月三日以前送劳保局。

中央主管机关得会同劳保局洽商铨叙部、国防部、财政部、教育部、法务部、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及公营事业主管机关等,提供申请人资料及相关协助事宜。

第8条 申请人经劳保局审核符合本津贴发给资格者,自申请当月生效,其津贴并应于每月二十五日以前拨入申请人帐户;其不符合发给资格者,应附具理由以书面通知之。

第9条 经审核符合本津贴请领资格者,如申请人丧失请领资格或死亡时,本人或其法定继承人应自事实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检具相关文件资料,通知户籍所在地乡(镇、市、区)公所,并由乡(镇、市、区)公所填具停止发给津贴申报表,于次月三日以前分送劳保局及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自事实发生之次月起停止发给本津贴;其以书面放弃请领权利者,亦同。

前项申请人死亡之情形,应发给之津贴未及拨入其帐户时,得由其法定继承人检附申请人死亡户籍誊本及法定继承人户籍誊本请领之;法定继承人有二人以上时,得检附共同委任书及切结书,由其中一人请领。

第10条 不符合请领资格而领取本津贴者,其溢领之津贴,应以书面命本人或其法定继承人自事实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缴还;届期未缴还者,依法移送强制执行。

第11条 请领本津贴之权利,不得作为扣押、让与或供担保之标的。

第12条 劳保局应编制本津贴月、季统计表及年度总报告,报请中央主管机关备查。

第13条 本条例所需经费,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按年度编列预算支应。

第14条 本条例溯及自中华民国九十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台湾当局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