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青岛市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费用保障办法

发布部门:青岛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第108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章

公布日期:2000-07-14

施行日期:2000-07-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第一条 为做好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费用保障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贫困家庭子女是指,依照市、区(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的子女。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所属除幼儿园和公办转体改制学校以外的各级各类公办学校。

第四条 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费用保障途径包括:

(一)减免学杂费;

(二)发放人民助学金;

(三)发放贫困学生奖学金;

(四)提供勤工助学条件;

(五)助学贷款;

(六)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作为就学费用保障的其他途径。

第五条 贫困家庭子女减免的有关就学费用包括: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

(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的学杂费;

(三)中等师范学校的学杂费和住宿费。

普通高等学校(含成人高等学校普通班,下同)减免学费,其他项目由学校自行确定。

第六条 按照第五条规定减免的各项费用,属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属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决;属区(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属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区(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决。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中等师范学校(以下统称高级中等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按照第五条规定减免的各项费用由所在学校负责解决。

第七条 贫困家庭子女在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就学可申请甲种人民助学金。

第八条 对贫困家庭子女减免学杂费和享受人民助学金的审批程序:

(一)每学期开学时,由学生或者其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

(二)学校根据申请,进行核实审查后确定减免和资助对象;

(三)学校统一办理减免学杂费和发放人民助学金的手续;

(四)学校将学生享受减免费用和助学金的情况,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普通高等学校以及高级中等学校的奖学金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学习优秀的贫困家庭子女。

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单独设立“贫困优秀学生奖学金”。

高级中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学习优秀的贫困家庭学生奖学金。

第十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奖励基金,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实施奖励。

按前款规定设立的奖励基金,统一由市、区(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管理。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具体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可以分别在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助学专项基金,用以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和考取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

市、区(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根据学生的申请和每年助学专项基金的募集、增值情况,确定资助对象的数量及资助金数额。

第十三条 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拓宽勤工助学途径,增加勤工助学岗位,优先为贫困家庭子女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

第十四条 已享受人民助学金、奖学金、减免学杂费待遇的在校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视情终止其已享受的待遇:

(一)受到在读学校记过以上处分者;

(二)学习不努力,未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

以欺骗手段获取助学金、奖学金及减免有关费用的待遇的应予以追回,并视情节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第十五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在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减免与资助方面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除贫困家庭子女外,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就学费用的减免、资助办法,按国家、省、市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青岛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