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人享有哪些权利?
更新时间:2017-12-27 15: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属于知识产权三大权利之一,受《专利权法》的保护。专利权人就是专利权的所有人。专利权人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具体是指什么?这些权利的内容都有哪些?以下找法网小编带你一起去具体了解专利权人享有的相关权利。
专利权人享有的权利是指专利权人申请专利注册后,受到法律保护的一些权利。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享有下列权利:

1、独占权。
独占权又称之为“专有权”。《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2、许可实施权。
许可实施权,也就是许可使用权,指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具体地讲,专利权人(称“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称“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术的权利。
3、转让权。
专利权的转让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专利转让给他方(受让方)所有的法律行为。专利权的转让,使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的所有人发生变更,原来的专利权人不再拥有专利权。专利权的转让有两种方式:合同转让与继承转让。合同转让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发生的,比如通过买卖、交换、赠与、技术入股等方式转让专利权;继承转让是由于法定原因而发生的转让,当专利权人(自然人)死亡后,专利权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给有继承权的人。
《专利法》第十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4、专利权人的其他权利。
①标记权:指专利权人在其专利产品或者专利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②放弃权:当专利权人认为自己不需要再继续维持其专利权时,可以用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也可以以不缴纳专利维持费的方式自动终止专利权。
③诉请保护权:即当专利权被他人侵害时,专利权人享有依法请求司法机关给以保护的权利。
找法网小编最后提醒:
我国法律规定,非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侵犯专利权人的专利权,侵犯专利权人的合法权利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属于专利权人的权利有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1. 专利权人具有的权利是:
- 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 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
- 独占实施权
- 转让权
- 许可实施权
- 标记权
- 请求保护权
- 专利放弃权
- 质押权
2.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3. 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
4.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5. 国家鼓励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实行产权激励,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使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
专利权人具有哪些权利,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专利权包括以下权利:
1. 独占实施权;
2. 许可使用权,即专利权人有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
3. 转让权,即专利权人有权转让其专利;
4. 质押权;
5. 禁止权;
6. 请求保护权。
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用于解释图片或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专利权人有权实施哪些行为
1. 专利权人有权自行实施其专利、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或者转让其专利并获得收益。此外,专利权人还可以申请法律救济,以应对侵犯专利的行为,包括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依法处理或向法院起诉。
2.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的行为,被视为侵犯专利权。当发生此类纠纷时,当事人可首先尝试协商解决;若不愿协商或协商无果,则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3.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处理侵权案件时,如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可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若当事人不服处理决定,可在收到通知后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若侵权人期满未起诉且未停止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 在处理过程中,如当事人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