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消费者在乎驰名商标吗?

更新时间:2014-05-06 08: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请认准中国驰名商标,这句曾经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今后再也不能播放了。根据新商标法规定,5月1日起,驰名商标字样不能再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也不能用于广告宣传、展览及其他商业活动。否则,将面...

  “请认准中国驰名商标”,这句曾经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今后再也不能播放了。根据新商标法规定,5月1日起,“驰名商标”字样不能再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也不能用于广告宣传、展览及其他商业活动。否则,将面临10万元罚款。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论是商品的生产商还是服务的经营者,都把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作为重中之重,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的宣传效果越来越明显,不少公众对某个品牌(商标)的知晓,来源于生产商或者经营者的各种广告宣传。以往在各式宣传中,“驰名商标”往往被企业作为“政绩清单”,被广泛用于广告宣传。

  “驰名商标”曾经代表着产品的影响力。在迷信“官方认定”的消费时代,消费者只要看到了“驰名商标”的字样,基本上就和“买得放心”划上了等号。

  对消费者而言,驰名商标意味着优良的商品品质和较高的企业信誉;对驰名商标所有人而言,驰名商标是宝贵财富,意味着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和超常的创业能力。所以,“请认准中国驰名商标”这样的广告语作为消费者的“指南针”一度风行大江南北。

  但是很少有消费者知道,“驰名商标”原本是加强对较高知名度商标保护的一种法律概念,建立驰名商标制度的初衷是为解决商标争议,市场经营者将“驰名商标”作为一种荣誉、企业把“驰名商标”当作推销产品的金字招牌,这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似乎直到有关“驰名商标”的各种丑闻曝出后,消费者才打破了对驰名商标的迷信。

  2009年辽宁曝出“驰名商标造假窝案”,任何一个商标,只要伪造一个子虚乌有的侵权者,商标拥有者通过打官司,请求法院认定此商标为“驰名商标”。从这起荒唐的案例中消费者看到,很多驰名商标并不是靠企业创新、靠产品质量而“驰名”的,耍耍小伎俩,很多所谓的驰名商标完全可以一夜驰名。

  事实上,市场对“驰名商标”这种广告效应的旺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饱受诟病的驰名商标制度异化问题。花钱就可以买到“驰名商标”,评选“驰名商标”也成为寻租敛财的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停用“驰名商标”实属必然。

  很多企业担心,现在禁止使用“驰名商标”作为宣传,在同一个货架上,用心经营了上百年的商品和普通商品平起平坐,不了解好品牌的消费者就没了判断标准。这对用心经营的企业是否也是一种不公平?好产品该如何体现,如何获得管理部门的支持?

  企业的担忧可以理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固然需要好的推广,但被异化的“驰名商标”还是好的推广“工具”吗?

  在消费市场不成熟的时代,消费者需要“驰名商标”作为引导,可是,当市场经济逐渐成熟时,“驰名商标” 真的还有那么大威力吗?揆诸现实,现在消费者在超市的货架上选购商品,还有多少人会去仔细辨别所选购的商品包装上有没有“驰名商标”的标注?消费者选的是自己心目中的“商标”。作为消费者,每次从超市购物回来,其实很多人从来没注意过,到底哪件商品上标注着“驰名商标”。

  如何让商品深入人心,这远远不是一个“驰名商标”就可以打动消费者的,商品的口碑和公信需要沉淀。况且,在互联网时代,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网民对商品和服务的褒贬,已远远超过了“驰名商标”的引导功效。

  驰名商标划进历史故纸堆,行政力量的退出,其实更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企业应当明白,“有形之手”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赢得消费者,没有了对“驰名商标”的依赖,反而更能倒逼企业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与其说企业担心驰名商标的退出弱化了消费者辨别商品质量的能力,倒不如说企业对自己的商品质量信心不够。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公司可以自己证明自己的商标是驰名商标吗?
可以申请驰名商标认定,也可以通过诉讼认定
现在还有没有驰名商标?
你好,驰名商标现在还有,只是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律师解答动态
中考报志愿擦了第三批次一般是能补救的。首先要赶紧联系负责志愿填报的人员,说明情况,看能否恢复或重新填
立即停止向培训机构支付任何费用,并要求终止贷款协议。若已支付部分款项,保留支付凭证作为证据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如果你是在某个线上平台问的问题,一般平台有历史记录功能,在平台界面找找,像个人中心、历史对话这类地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判断医院有无责任,得看手术操作有无过错、术前告知是否充分等。肠漏可能是手术并发症,也可能因操作失误导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首先看购买时有无质量问题,若有质量问题,可依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商家退换货。要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首先跟车主诚恳说明情况,解释当时以为旧缸床垫没用就扔了,并非故意不给他。然后可以提出补偿方案,比如适
罗彩云律师
罗彩云律师
11分钟前
你好是遇到民事纠纷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