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更新时间:2019-05-22 05: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市场环境和经济总量有了长足进步。打破国有经济垄断、开放国内市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市场环境和经济总量有了长足进步。打破国有经济垄断、开放国内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一、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情况简介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是针对竞争中部分商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侵犯同行业主及其他市场主体(含消费者)权益行为提出的法律规范、行政规则等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这是从中国市场发育现状出发并强调与国际惯例接轨所做出的立法选择。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违反诚实原则的任何行为均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命题,基于该组织1996年《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中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在更广的范围对不正当竞争进行了分类,共列举了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一类是欺骗性不正当竞争,包括仿冒知名商品行为;误导行为;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欺骗性有奖销售和诋毁竞争对手。另一类是限制性不正当竞争,包括强制交易行为;地方封锁;硬性搭售和串通投标。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与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践
  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但侵犯了同业商家的商业利益,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等合法权益。
  1、欺骗性不正当竞争行为
  仿冒知名商品行为在经济体制转型初期较为猖獗,几乎消费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无视知识产权保护与消费者权益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中国各级消费者组织会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扶优限劣、净化市场工作,传播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自身维权意识和能力,为消费者编织了一张免受假冒伪劣侵害的保护网。经过近20年的努力,随着市场秩序的逐步确立和市场交易环境的逐步净化,仿冒知名商品行为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已经比较少见。
  广告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对消费趋向、消费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是当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反不正当竞争法
你好,如果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你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赔偿损失。
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用来干什么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多久通过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 2. 《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号公布,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3.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4. 根据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意义
公司间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p>1、混淆交易行为——造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客观上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仿冒国家名优标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伪造产地名称等。<p>2、商业贿赂行为——回扣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p>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p>3、虚假宣传行为——散布虚假信息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p>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p>5、低价倾销行为——恶性价格战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p>6、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一种是奖励给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一种是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p>7、诋毁商誉行为。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7分钟前
关于您提到的第三方收款人需求,我理解您可能是出于商业合作或资金往来安全考虑。从法律角度,我建议您注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是否正常一般以合同约定为准,你可能属于违约提前解除合同,你对照合同,看对方扣你8310元是否有合同条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