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自己骗“赎金”的定性分析

更新时间:2012-12-18 19: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案情介绍2009年8月16日,被告人李某因加入传销组织需要两万余元报名费而假将自己绑架,让其朋友张某向其家中打电话索要赎金。后李某父亲接到陌生电话。由于当时李父认定为诈骗电话,遂将电话挂断。李某为让家人相信,将红药水涂在自己身上做出受伤的假象,又让朋

一、案情介绍

2009年8月16日,被告人李某因加入传销组织需要两万余元报名费而假将自己“绑架”,让其朋友张某向其家中打电话索要赎金。后李某父亲接到陌生电话。由于当时李父认定为诈骗电话,遂将电话挂断。李某为让家人相信,将红药水涂在自己身上做出受伤的假象,又让朋友张某将菜刀搁在他的脖子上,拍下了照片,通过手机彩信方式传至其兄。与此同时,张某打电话至李兄,要求李兄将两万元赎金打到指定账户。为使李兄彻底相信,李某在电话中喊了声“哥”,遂将电话挂断。李父和李兄相信李某被绑架后立即采取措施,后向警方报警。

二、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如何对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定罪。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父、兄两万余元,构成诈骗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李父、兄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两万余元,构成敲诈勒索罪;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而定罪,构成敲诈勒索罪。

三、案件评析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分析如下:

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可以分化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中,如何对“处分”一词理解则关系到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理论界对“处分”一词的理解有两种看法:①被害人处分财物过程中,被害人的认识因素虽然由于行为人的欺诈手段而发生错误认识,但是其意志因素并未受到影响,即交付财产的行为还是基于其意志自由的意思 。②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但其对自己交出财物的法律后果有清楚的认识,至于其在意志上是否自由则不作考量。 笔者认为,后者在理解“处分”一词时,忽略意志自愿这一因素,虽然意在解决现实中被告人假造证据利用公权力威逼受害人交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540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新单位已缴纳社保,为何社保显示暂停参保
你好,具体可以向社保部门、人社局详细询问了解查询核实
当单位对工伤鉴定结论持有异议时,应如何应对
劳动者对工伤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天内向上一级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重新进行鉴定,并且做出的工伤鉴定
吉林省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1、从敲诈勒索罪相关司法解释中了解到,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是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标准,而这里的数额较大通常是以二千元至五千元为起点。2、各省、自治区、直
侵占罪是法院还是公安局
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归人民法院管辖。自诉案件需要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才能启动刑事诉讼程序,进而才可能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石家庄市老人过世医保卡退还吗
法律分析:人死了以后,医保的钱退不了,但是可以消费完。人死以后,医保卡也不用续费了,但是今年交完了医保,可以继续享用医保待遇。比如亲人今年死亡,医保卡交费了,这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