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或减轻处罚
更新时间:2012-12-18 19: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从轻或减轻处罚(一)从重与从轻处罚制度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定内判处较重的刑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定内判处较轻的刑罚。从重处罚是相对于既没有从重处罚情节又没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情况下所应判处的刑罚而言,即比没有上述情节时的刑罚要相对重
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 从重与从轻处罚制度
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定内判处较重的刑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定内判处较轻的刑罚。
从重处罚是相对于既没有从重处罚情节又没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情况下所应判处的刑罚而言,即比没有上述情节时的刑罚要相对重一些;从轻处罚也是相对于既没有从轻处罚也没有从重处罚情节的一般情况下所应判处的刑罚而言,即比没有上述情节时的刑罚要相对轻一些。正确的做法是,先暂时排除犯罪人所具有的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序,根据刑法估量应当判处什么刑罚,再考虑从重情节与从轻情节,从而确定应当宣告的刑罚。
(二) 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第63条第1款规定,减轻处罚是低于法定刑判处刑罚。
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一是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是予以减轻处罚;二是犯罪人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需要减轻处罚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减轻处罚(刑法第63条第2款)。
(三) 免除处罚
免除处罚,也称免除刑罚处罚、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对行为作有罪宣告,但对行为人不判处任何刑罚。免除处罚以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故对于非犯罪行为,不得适用免除处罚。在免除刑罚处罚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法中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有哪些情形
刑法中有多种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如自首,需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立功,需揭发他人犯罪或提供重要线索。这些操作都需在法律程序中进行,以确保有效性和合法性,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指导。
减轻处罚和减刑的区别有什么
减轻处罚和减刑的区别主要在于两者的性质不同。
减刑是对已经判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
而减轻处罚是人民法院在量刑的时候,由于有法定情节,给予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判决。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什么是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的情况?
刑法中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况包括:
1.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虽然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也可以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依据。
3. 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法律允许减轻或者免除其处罚。
4. 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