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诉不带薪产假和只能休三个月

更新时间:2021-10-12 17:45: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 马上就要休产假了,休产假期间公司如何支付她工资?公司怎么支付她休产假期间的工资呢?是休多久的产假?
    不合理 可通过仲裁程序主张工资发放。如需要法律帮助 可以马上拨打我头像下面的联系方式 直接为您解答
  • 没有准生证可以休带薪产假吗
    北京的法规规定:第二十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 现在要休产假,休产假没有工资
    你好,产假期间是有工资的。女职工在哺乳期、享受产假待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和降低工资标准,依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约发放工资。 一、《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欢迎来电详细沟通。
  • 因休产假,休产假就是带薪假了,这样没有双薪合法吗
    你好,孕妇是有权休产假的,怀孕期间以及哺乳期间公司不得辞退员工,你可以直接告知公司你要休产假,若辞退你的话,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经济补偿。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欢迎来电详细沟通。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产假在试用期可以休吗
产假在试用期可以休吗
劳动合同纠纷 6324
单位不给休产假怎么办
单位不给休产假怎么办
劳动合同纠纷 510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休了产假还能休年假吗?
休了产假还能休年假吗?
劳动合同纠纷 1235
人工流产可以休产假吗
人工流产可以休产假吗
劳动合同纠纷 1705
提前一个月休产假吗
提前一个月休产假吗
劳动合同纠纷 5275
可以先休年休假再休产假吗
可以先休年休假再休产假吗
劳动合同纠纷 780
因为我的车被撞了,我想让大卡车保险公司在我的车维修期间支付交通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通过报警车祸,方式解决。报案解决,有人员受伤,或者有重大经济损失,抑或双方对事故责任判定有争议的,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必须保护现场并立马报案(交警以及保险公司),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快递丢失一年后还能赔偿吗?
您好,可以找快递公司索赔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前是否应缴纳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五月份,工资结算法
若公司未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其次,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最后,若协商和投诉无果,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问一下股权如何变更?变更后有什么影响不变,有什么影响
具体变更项目有:公司名称、公司住所、法人股东、注册资金、出资方式、出资时间、股权转让、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登记机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案诉讼费那么贵呀
针对诈骗案诉讼费高的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评估案件复杂性和标的额,选择适当的诉讼策略;2)与对方协商,尝试通过调解降低费用;3)申请法律援助,寻求政府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妈妈以前在医院上班,十年前被人家搞下岗赔钱当时没有取出来,现在取出来有困难吗?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和解或依法申请支付。您可以先与医院协商,看是否能够达成和解协议;如协商不成,您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向医院提出支付要求或者通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