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记录中断诉讼时效

更新时间:2020-06-18 03:57: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 诉讼时效中断
    不可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六条 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民法通则》 第一百四十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这里的诉讼时效中断指的是发生在时效开始后完成前的任何时间内,而本案是时效期满后做出的承诺,所以不适用该规定,不能引起中断,故甲不能以时效中断为由进行诉讼主张债权。在实务中有很多人采取这种做法,在债务人不知道已经过时效情况下套取承诺履行债务的承诺,认为引起时效中断,从而以时效中断为由主张债权,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前是不能再通过进行诉讼来主张债权得到保护。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后根据 第二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这条规定只要“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债权人就可以据此通过诉讼得到债权的保护。这里面如果是全部债权的承诺诉讼及全部债权,如果是部分承诺那么诉讼只能及承诺的部分,对未承诺履行的部分债权不能通过诉讼得到保护,如1万元债权,期满后债务人承诺履行5千元,对未承诺的5千元不能诉讼得到保护。这里面“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没有规定是以何种方式作出,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比如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的谈话作出的承诺的视听资料都是“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所以二十二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是对原债权的从新确认,那么时效不是中断,时效从承诺作出时从新计算。
  • 撤诉是否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不能笼统说撤诉能不能引起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按照有关规定,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制度设定的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积极主张权利,维护社会法律秩序的稳定,也考虑到诉讼效率和成本的问题,是公平正义和效率衡量的结果。在诉讼中,特别是民事诉讼中,债务人常常以债权人的主张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因而诉讼时效问题常成为诉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但是我国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对于那些情形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规定却不是很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适用时效制度有着不少争议。因为时效问题涉及问题太多,在此仅对撤诉能否引起时效中断作简单分析: 撤诉,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撤回其诉讼的行为。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撤诉包括两种情况即申请撤诉、按撤诉处理(民诉法129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和按自动撤诉处理(民诉意见143条规定,原告应当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预交或者申请减缓免未获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预交的,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根据法理常识,撤诉视为未起诉即“诉的撤回视为未起诉”,那么因起诉而产生的一切法律效果当然归于消灭,发生与未起诉相同的效果——权利义务状态恢复至诉前状态,当事人也就不能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依据来主张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简言之,撤诉不当然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那么,是不是撤诉就一定不会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呢,也不能如此笼统;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那么当事人撤诉后,因为视为未起诉而不能依据提起诉讼的理由主张时效中断,但是如果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原告撤诉前,法院已经将起诉书副本合法送达义务人,那么按照该条规定,也应当认为此时即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因为权利人通过法院已经将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要求送达义务人即因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而中断;如果法院受理后原告撤诉前,法院并未将起诉书以及传票合法送达,那么因要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没有到达义务人而不能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也就是说,权利人向法院起诉,是通过法律的形式要求义务人履行相应的义务,法院收到当事人起诉书后,如果已经将起诉书副本合法送达义务人,那么义务人即应知道权利人要求其履行义务的事实,而且该事实无需权利人举证证明,法院的送达回证即是权利人主张过权利的最有利证据。因此,对于撤诉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应该以法院是否将起诉书送达义务人为界点,法院已经送达义务人的,时效中断,未送达即撤诉的,时效不中断。 综上,撤诉不必然引起时效的中断,只有撤诉前法院已经将起诉书副本送达义务人的,才可能引起时效的中断,相应的,诉讼时效亦应从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之日起中断。
  •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是怎样的?会怎么处理
    您好,首先,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其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一般情形: 一是权利人之请求,指的是权利人于诉讼外向义务人请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二是提起诉讼或仲裁。 三是义务人的同意,是指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 只有您符合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才能申请诉讼时效中断。 谢谢您的提问。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420
我国行政诉讼起诉时效的法规
行政诉讼需注意起诉时效。具体操作为:1.及时提起诉讼,避免超过时效;2.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了解时效具体规定;3.收集证据,准备起诉材料。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起诉后行政处罚依据
不起诉后可行政处罚。具体操作:1. 调查取证,确认违法事实;2. 告知当事人权利,听取陈述申辩;3. 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并送达当事人;4. 监督执行处罚决定,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90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债务追讨 1040
公安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策略研究
法律分析:去法院申请行政诉讼的流程是:1、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3、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拆迁安置补偿的行政诉讼时效究竟多长
拆迁安置补偿行政诉讼时效是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小区物业公司和业主的纠纷。目前我们小区是一个新建小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业主可以直接起诉物业公司。与物业工作人员发生纠纷,业主可以率先找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或者由第三人调解、提交仲裁机关仲裁、向当地房地产管理局物业管理处投诉。业主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通市区范围内行政诉讼是怎样分工的?
进行行政诉讼的方式是:1、首先要确定案件属于行政案件受案范围和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2、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3、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