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律咨询
>
哺乳期辞退员工拓展阅读
> 哺乳期员工什么时候可以辞退
哺乳期员工什么时候可以辞退
更新时间:2020-09-05 02:33: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关于公司辞退哺乳期员工的赔偿问题
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仲裁。
都燕果律师
查看
如果辞退哺乳期员工将受到哪些制裁,补偿哪些?
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该依法支付经济赔偿金,赔偿数额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平台特邀律师律师
查看
辞退员工工资是什么时候发?
可以要求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及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
张启军律师
查看
在没有准生证的情况下,哺乳期内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孕期不可以辞职的 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刘哲律师
查看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
【投诉】
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描述问题
接入律师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哺乳期公司可以强行辞退么
无故辞退
355
单位可不可以辞退哺乳期女工
无故辞退
502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什么情况下可以在辞退哺乳期女职工
劳动合同纠纷
450
哺乳期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无故辞退
300
哺乳期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无故辞退
1705
哺乳期员工可以辞退吗
无故辞退
1180
借款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怎么算
借款合同知识
3692
辞退哺乳期女员工补偿
无故辞退
3840
借款合同到期需要重新签订吗
借款合同知识
3046
哺乳期可以开除员工吗
劳动合同纠纷
4603
吃到虫子后,是否合理?
吃到虫子可索赔。操作如下:首先与餐厅协商,要求合理赔偿;若协商不成,拨打12331食品药品投诉电话举报;或根据食品标签联系厂家索赔,保留购物凭证,如小票,作为索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合同到期了,多久有效
借款合同知识
3324
怎样解决烫发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烫发失败常见处理方式是协商重做或赔偿。若理发店态度积极,可选择重做并获取赔偿;若协商无果,则考虑退款并投诉。根据理发店反应和顾客需求选择最佳方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合同纠纷包括哪些
借款合同纠纷
3111
酒店服务差投诉最有效的方法
投诉酒店服务差,可这样做:1. 保留证据,如发票、消费清单等;2. 向工商部门投诉,提供违法事实及证据;3. 或拨打110、12315举报;4. 也可求助于消费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期买的摩托车可以卖掉吗
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纠纷
16106
老板丢东西了怀疑我我该咋办
被老板怀疑偷东西,先冷静。操作如下:1. 立即报警,配合警方调查;2. 保留相关证据,如监控、通讯记录等;3. 若公司扣工资或采取其他措施,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火车票改签完退票会额外收费吗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
17823
襄阳个人合作纠纷打官司口碑不错的律师有哪些
处理方式:襄阳地区处理个人合作纠纷的常见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选择建议: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这有助于维护双方关系;若协商不成,可考虑寻求第三方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供用电合同有哪些内容
在处理供用电合同的相关问题时,我们通常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等多种途径。针对合同争议的大小,我们可以灵活选择处理方式,例如,在争议不大时,优先考虑通过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供用电合同有哪些内容
在应对供用电合同中的问题时,我们通常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等多种方式。针对争议程度较轻的情况,协商往往是首选方案,通过双方的直接沟通来寻求共识,进而对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解除权的类型有哪些
合同解除有两种。法定解除:出现法定情形,如对方违约,可解除合同并通知对方。约定解除:双方协商同意后解除合同,需明确解除条件及后果。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如违约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