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律咨询
>
容留他人吸毒罪拓展阅读
> 容留他人吸毒罪 浙江省
容留他人吸毒罪 浙江省
更新时间:2020-08-20 22:36: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容留他人吸毒罪
你好,我国刑法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三年以下刑罚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你现在应该及时聘请律师会见你朋友,了解案情,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尤德军律师
查看
容留他人吸毒罪获刑期限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建议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了解具体案情
刘佳武律师
查看
容留他人吸毒罪
您好,建议请律师代理
李建成律师
查看
什么是容留他人吸毒罪
所谓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容留他人吸毒,是指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的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
王伟律师
查看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
【投诉】
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描述问题
接入律师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容留他人吸毒罪处多长时间
刑事辩护
1545
容留他人吸毒罪有标准吗
刑事辩护
600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容留他人吸毒罪如何处罚
毒品犯罪
235
容留吸毒罪可以请律师吗
刑事辩护
610
容留他人吸毒罪怎么处罚
毒品犯罪
220
容留他人吸毒罪怎么判刑
毒品犯罪
509
贩卖毒品到达几克就会判死刑
毒品犯罪
240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怎样规定的
刑事辩护
450
上班摔倒怎样赔偿
工伤索赔
1575
容留他人吸毒罪怎么量刑的
毒品犯罪
345
服刑的家人突然不打电话了,该怎么应对?
对此情况,常见处理方式为直接联系监狱或寻求法律援助。若家人突然失联,首选是直接联系监狱询问情况,了解是否有特殊安排或问题。若无法解决,可考虑寻求专业律师帮助,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上班摔倒一般算不算工伤
工伤索赔
645
查询朋友是否被抓捕
询问家属了解抓捕情况。具体操作:1. 直接联系朋友家属,询问是否收到拘留通知;2. 如有,了解拘留类型、地点及原因;3. 如无,考虑报警或寻求律师帮助,以确认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上班摔倒骨折怎么样赔偿
工伤索赔
1995
录口供说女方打了男方了,女方这边有俩个人录口供说没打,所以派出所判定拘留女方7天,证人少就要输吗?
处理此问题可协商、复议或诉讼。建议先尝试协商赔偿,若不成则考虑向公安局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辞退员工都有哪些赔偿补助
无故辞退
300
求助律师,假设我来自四川崇州地区,求解答一下,判缓刑去外地工作需要走哪些程序
具体办理缓刑期间外出工作手续,可概括为三个环节:首要环节是撰写并提交一份详尽的外出工作申请;紧接着,需准备由意向工作单位出具的情况说明书,以证明工作的真实性及必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转正后被辞退的怎么赔偿
无故辞退
750
刑事拘留网上查询
从法律角度,确保个人拘留信息的保密性至关重要。一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拘留信息严格保密;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应建立健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求助律师,假设本人在成都崇州地区,请指点一下,送进看守所一般是哪个时间段
送看守所时间由公安机关决定,常见处理为依法定程序进行。选择处理方式时,应遵守法律规定,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下才有公诉人,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针对公诉问题的处理方式,通常情况下是由检察院来提起公诉,或者由自诉人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案件属于公诉案件的范畴,那么应当由检察院来负责处理;而如果案件属于自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律师,倘若本人是青岛即墨人,请指点一下被男生开黄腔怎么办,我国刑法哪一条是指开黄腔的
被开黄腔,常见处理方式有报警、警告或寻求法律援助。若行为轻微,可先警告;若持续或严重,建议立即报警并咨询律师,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