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解释四

更新时间:2019-10-19 15:50: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 最新合同法解释全文
    如果是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一般之后都不会再继续追究被不起诉人(你丈夫)刑事责任,如果是存疑不起诉则在有新的证据之后,可能存在继续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因为,人民检察院的存疑不起诉决定仅具有终止公诉的程序效力,而无实体效力。 因此,如果不起诉决定书中援引的法条是第15条或第142条,你的丈夫一般不会再有刑事责任的问题。 一、法定不起诉: 又称为绝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酌定不起诉。 又称相对不起诉或裁量不起诉。是检察官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对自己拥有的诉权的舍弃而决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终止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7、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 9、犯罪轻微又自首的或犯罪较重而有立功表现的。 三、存疑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 解释合同法六十三条交付期限与价格执行
    在正常履行过程中,遇到价格调整时,应该按照交付产品时的价格计算,即按照新的价格执行.;当事人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交货的,价格提高时,按照原来的定价计款;价格下降时,按照下降后的价格付款。当事人超过合同约定的时间提货或者交付货款的,价格提高时,按照已经提高的价格付款;价格下降时,按照原定价格付款。总的来说,合同法的上述规定是倾向于保护守约方的。
  • 关于合同法名词解释栅
    终止是指合同条款满足时合同丧失效力 解除是双方协商使合同丧失效力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法中的平等原则
合同法中的平等原则
民法平等原则 30674
合同法上的第三人代为履行制度
合同法上的第三人代为履行制度
第三人代为履行 6954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25
协议与合同的关系是怎样的
协议是合同的基础,合同是协议的具体化。协议简单概括,合同详细具体。处理方式包括:1. 根据协议内容签订具体合同;2. 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已达成的协议条款;3. 根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买车签合同是36期,导购员48期怎么办?
根据合同约定的实际情况来履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作帐目不清楚,合作方不分钱
法律分析:合伙账目不清可以先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行,可以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末成年人能独自买手机吗
未成年人购买手机,常见处理方式有:1)监护人陪同购买,确保合同有效;2)监护人授权,未成年人可凭授权书购买;3)商家要求监护人同意,通过电话或书面确认。选择方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报了课程必须得交钱才能退学,这合法吗
不合法,可退费。具体操作:1.与学校沟通,提出退费要求;2.查看合同条款,确认退费条款;3.如学校拒绝,向教育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4.收集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满18周签传媒合同想解约
主播应先查看合同内容,明确合同类型。若无法确定,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确定为劳动合同,可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解约;为双方协议,则需与对方协商解约,或承担违约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旅 游 合 同新
保管合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