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律咨询
>
容留他人吸毒拓展阅读
> 容留他人吸毒几次算
容留他人吸毒几次算
更新时间:2020-11-16 23:13: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容留他人吸毒
如果你朋友已经年满16周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其行为如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如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张毅律师
查看
涉嫌容留他人吸毒
现在可以请律师,一般公安局三个月,检察院和法院各一个月,也就是说前后七个月内判决。
赵振华律师
消费者维权
查看
容留他人吸毒
《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赵勇律师
查看
容留他人吸毒
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窦娟律师
查看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
【投诉】
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描述问题
接入律师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容留他人吸毒犯法吗
刑事辩护
650
容留他人吸毒是犯法的吗
刑事辩护
1089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多次容留他人吸毒量刑是怎样的
毒品犯罪
326
几个人算容留他人吸毒
刑事辩护
595
怎么算容留他人吸毒
刑事辩护
395
什么是容留他人吸毒
刑事辩护
3050
贩卖毒品到达几克就会判死刑
毒品犯罪
230
容留他人吸毒判多少年
毒品犯罪
625
上班摔倒怎样赔偿
工伤索赔
1550
容留他人吸毒是怎样处理的
刑事辩护
780
政府在农民不同意土地整治的情况下,有权实施逮捕吗?
对政府违法征地,常见处理方式是逐级反映至国土资源部或向上一级政府举报。问题严重时,应向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举报。选择方式需根据违法情节及影响程度决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上班摔倒一般算不算工伤
工伤索赔
630
缓刑期打架,调解处理的方式是什么?
缓刑期打架常见处理方式为调解或依法裁决。若情节轻微,可优先选择调解;若构成犯罪或情节严重,则应依法处理,撤销缓刑并执行相应刑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上班摔倒骨折怎么样赔偿
工伤索赔
1975
在逃罪犯怎么判刑
在逃罪犯常见处理为抓捕归案并审判。处理方式需根据罪犯具体情况选择,如发布通缉令、追踪调查等。抓捕后,依据罪行轻重进行量刑,确保刑罚与罪行相符。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辞退员工都有哪些赔偿补助
无故辞退
300
案件归档是不是就有案底了
归档非案底。操作:1. 案件审理完毕后,整理所有相关文件;2. 按规定分类、编号,形成完整卷宗;3. 将卷宗移交至档案室保存,确保资料安全、可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转正后被辞退的怎么赔偿
无故辞退
740
什么是轻罪前科消灭制度
针对前科问题,常见处理是接受现状并遵守法律避免再犯。因我国无轻罪前科消灭制,需正视前科存在,通过合法行为重建社会信任,依据个人情况选择职业发展路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检察院什么时候才会提审犯人
检察院提审后应委托律师。具体操作:1.立即联系专业刑事律师,了解案件情况;2.律师分析案情,制定辩护策略;3.在公、检、法各阶段,律师提交辩护文书,争取有利结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暂缓量刑是什么意思
暂缓量刑,本质上等同于缓刑。其操作程序包括:法院首先对犯罪分子进行审判并确认其罪行;接着,基于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等因素,法院裁定是否适用缓刑;若裁定适用,犯罪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是轻罪前科消灭制度
轻罪前科无法消灭。具体操作:1.接受前科事实,了解前科对个人的影响;2.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再次犯罪,以良好行为重塑形象;3.如遇就业或社会评价问题,可积极解释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