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别在12月18日和4月19日休产假期间花了五个月的社会保障和公积金。产假于2019年5月7日结束,但产假津贴只有三个月,两个月即将发放,如果产假没有全额支付,我将辞职。

更新时间:2020-06-02 20:31:23
问题描述:
我分别在12月18日和4月19日休产假期间花了五个月的社会保障和公积金。产假于2019年5月7日结束,但产假津贴只有三个月,两个月即将发放,如果产假没有全额支付,我将辞职。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5646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者修完产假后辞职,可以领取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是生育保险支付给劳动者的产假工资,劳动者可以在生育保险基金处领取,与劳动者是否辞职无关。  领取生育津贴所需材料:  《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生育服务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婴儿出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医学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申领生育津贴人员信息登记表》一式两份(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020-06-02 20:22:10
    点赞
  • 经济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37677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没签劳动合同,你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补缴社保等;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申请劳动仲裁很简单: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
    3、关键就是需要你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参见《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06-02 20:26:46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26781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法》
      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七十八条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2020-06-02 20:29:03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39884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0天;  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0天。
    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根据国家有关生育保险的相关规定,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条件的生育妇女,按规定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在产假期间可从社保中心领取生育津贴。
      一般来说,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一回事,生育女工产假期间领取的生育津贴相当于产假期间工资的性质。这就意味着,生育女工在领取生育津贴期限内,其所在单位不再支付产假期间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
    生育女工如果没有达到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仍由所在单位发放产假工资。  当然,如果生育女工所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应享受的工资性收入的,差额部分应当由单位发放。
    2020-06-02 20:31:2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在东莞工作,关于陪产假的问题,孩子出生于2017年1月26日,我要求陪产假在2月5日,1月26日至
按规定是给的是全额工资,而不是支付基本工资。 由于公司为你缴纳了生育保险,所以产假工资也叫生育津贴是由社保中心进行核定并支付的。一般是先休完产假之后,职工将社保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9月8日的产假结束后,我有一个月的产假,这个工资社会保险局负担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要做出赔偿,并补缴拖欠的社保资金,还要交滞纳金。这将导致企业越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损失越大,成本越高。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产假的规定
2022年产假的规定
产假规定
新疆增加产假60天,7月28日开始执行,我是7月27日休完产假,请问能继续休产假吗?
用人单位要求上班的,除生育津贴之外,还享有工资。女职工产假期间,是没有工资的,享有的是社会保险待遇——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按月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2016年9月21日到2017年2月21日休的产假,我们一起三个人休产假,是否有权利追回我的年终
离职后,原单位从其公司账户内做减员处理,然后你可以自己按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自己继续缴纳社会保险,也可以转到新公司账户内,让新公司继续缴纳社会保险。 如果新公司在外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7月1日开始休产假,产假三个月,9月30日结束。应该10月1日上班的但是赶到国庆假期,公司放假7
公司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如果公司克扣工资,你可以向当地劳动局下设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请求劳动部门维护你的合法权益;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210
律师解答动态
3分钟前
梁成顺律师
近期帮助 15636 人
这是公司法人。在不知道情况别人贷款了
3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5927 人
在杭州上城区小孩12骑自行车被汽车撞倒,皮外破出血
5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5927 人
对方全责要出院费用找谁付
6分钟前
彭波律师
近期帮助 227 人
律师是平凉的吗
7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5927 人
我已经有工伤认定书了,想做伤残鉴定,可惜时间已经过了三年了,现在还能做吗?
9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5927 人
你好买的房子没有和物业签合同,房子空置了9年需要交物业管理费吗
12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5927 人
电信诈骗报警后,怎么知道对方帐户是否被冻结,里面是否还有钱
12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5927 人
陌陌认识,加微信,以谈对象名义,先后多次以各种理由要钱,总计5000多,可以要回来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