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效力

更新时间:2025-07-04 14:49
以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效力
徐孙忠
浙江中辛律师事务所
徐孙忠
律师解答
以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以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具有效力
法律分析: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中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是否无效
认定无效合同的情形及注意事项 有下列情形的,可认定为无效的合同:合同的一方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假意订立的;或者合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虚假的意思表示和不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区别
你好,建议百度虚假、不真实的意思
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不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虚假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吗?
法律分析: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虚假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意思自治原则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之间的关系
您好,你问的这个问题,稍后我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