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因家庭暴力想离婚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21-12-08 13:10
民法典因家庭暴力想离婚如何处理
曹书华
湖南锐杰律师事务所
曹书华
律师解答
家庭暴力离婚,当事人可以向另一方提出协议离婚,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我姐因家庭暴力想离婚,该怎么办
家庭暴力是法院判决离婚的条件: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因家庭暴力,想离婚,离婚案怎么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家庭暴力,我想离婚,要怎样办理
夫妻一方有家暴行为的,起诉离婚的同时,无过错一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离婚问题家庭暴力如何处理
你好,要看有无家庭暴力的证据
家庭暴力,性变态,如何离婚
家庭暴力是婚姻法规定应当判决予以离婚的情形之一,所以只要能收集到实施家庭暴力的证据,向法院起诉法院就会判决离婚。
家里常常出现家暴我想离婚,如何办理
1、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2、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离婚家暴如何处理,家暴离婚怎样处理
您好,离婚需要解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和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协商不成可以起诉离婚,具体情况建议您和我详谈
有家庭暴力想离婚怎么办
可以自己商议离婚,那就是传说中的协议离婚;不行的话就起诉到法院离婚,这就是诉讼离婚。这两种供你选择,还继续需要帮忙的话可以找律师具体商谈。
男人和小三可以在国外起诉吗?
可以起诉小三的情形如下: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也有婚姻关系而重婚的;2、明知对方有配偶,仍与其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的。一般只要小三没有与对方领取
老人的结婚证丢了,一方自己去世了,怎样才能证明夫妻关系呢?
1、结婚证丢失一方去世,可通过死亡证明来证明2、个人可以去当年结婚登记的民政局查询婚姻登记档案,或者是在查询到档案后,到原先婚姻登记处出具相关证明,以证明和去世
男女之间一夜情女方怀孕了而且还是宫外孕男方需要负法律责任或者赔偿损失费吗
男方可选择协商或诉讼处理。若双方能就责任达成一致,可通过协商解决;若无法协商,女方可选择向法院起诉,要求男方承担相应责任。
当时没有结婚证,现在怎么证明夫妻关系呢?
需要相关证据予以佐证是否存在夫妻关系
女方征信有问题,和男方领结婚证会有影响吗?
登记结婚后,配偶一方的征信是会影响另一方的,若贷款人配偶征信记录不佳,银行审贷时会更加谨慎
退亲是男方提出来的。需要女方怎么退
女方退婚时,应退还彩礼等财产,处理方式可与男方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选择协商可保持双方关系和谐,而法律途径则更为正式,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做出决定。
我的房顶上有信号塔孩子结婚6年了不会怀孕我怎么投诉他
建议先就医诊断。若医生认为信号塔可能是原因,可收集证据,与信号塔管理方协商或提起诉讼。同时,也可寻求专业律师帮助,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父母不让上学
除了法律途径,还可尝试家庭沟通、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解决问题。不同情况下处理方式有沟通协商、法律援助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孩子权益和家庭情况。
主讲律师
曹书华
曹书华
湖南
擅长:婚姻家庭、劳动纠纷、证券投资
10
已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