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怎么判刑

更新时间:2021-08-11 11:50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怎么判刑
刘伟
天津坻京律师事务所
刘伟
律师解答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判刑: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指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商家故意用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怎么办?
您好,建议您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解决,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传播虚假信息怎么判
传播虚假信息怎么判
内幕交易、泄漏内幕信息罪
被人私自开户了,传播个人信息怎么办?
你好,被谁私自开户的清楚吗
关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罚裁量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依法惩处。一般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造成严重后果,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判罚根据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确保罪刑相适应。
虚假诈骗信息怎么判的呢
针对欺诈故意的认定和诈骗金额的核查,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认欺诈人是否故意陈述虚假事实;其次,确认欺诈人是否故意诱导他人陷入错误认识;最后,核查诈骗金额是否达到
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怎么判
传播虚假信息将受法律制裁。具体操作:1. 若情节轻微,可能受到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2. 若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如编造恐怖信息,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
商家故意用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怎么办
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消费者协会具有七项职能,其中之一是对消
商家故意用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怎么办?
您好,建议您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解决,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法律量刑规范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违法。如未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节和后果依法判决。
虚假诈骗信息怎么判的
对于虚假诈骗信息导致的法律问题,核心在于是否满足诈骗罪的主客观要件。主观上需有故意欺诈的意图,客观上需实施欺诈行为并涉及较大金额。处理方式以刑事处罚为主,具体判
商家故意用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怎么办
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消费者协会具有七项职能,其中之一是对消
主讲律师
刘伟
刘伟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债权债务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