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中止事由是哪些

更新时间:2021-07-15 11:26
探望权中止事由是哪些
余宇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
余宇
律师解答
探望权中止事由是:
(1)探望权人丧失行为能力或辨别能力,探望可能会导致子女遭受损害的;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4)探望权中止的其他事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八条
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我想中止探望权不利于孩子成长
这个是需要你有证据证明存在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情形,比如说有赌博,家暴等这些恶习
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法院可不可以直接作出中止行使探望权的裁定?
探望权的行使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协商的内容可作为协议离婚的一部分内容,子女对行使探望权有选择能力的应听取子女的意见,法院有权对协商内容加以审查。对人民法院已经作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中止探望权可以单独起诉吗
法律分析:中止探望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权利人多次采取非协议或非法院判决的时间和方式滥用探望权,对子女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2.权利人
探望权人带着孩子看不健康书籍可以作为中止探望权吗
护理很难评判,只能说严重危害孩子身体健康的情形下才可以中止探望权。
中止对方对孩子的探望权
中止孩子的探望权的方式:由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另一方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相关事实,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且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
可以暂时申请中止对方探望权吗暂时申请中止对方探望权吗?前妻不正当使用探望权对孩子造成身心健康问题,可
《婚姻法》第32条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法院判决离婚的条件就是:夫妻感情已破裂。根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主
婚姻 探望权
探望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任何人是不能剥夺的,但是如果不去探望想要回抚养权法官一般不会支持,不去探望法律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
吵架了,能报警找人吗?
你好,及时报警处理
夫妻因何原因分居多久可视为婚姻关系解除
分居不解除婚姻关系。若双方同意离婚,可签订离婚协议并到民政局登记;若不同意,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进行调解,调解无效且符合法定情形时,会判决离婚。
他们都结婚了。男人和女人住在酒店是违法的吗?
已婚男人和未婚女人住在一起犯不犯法要根据情况确定:1、如果是以夫妻名义住在一起的,则犯法,构成重婚罪;2、如果不是以夫妻名义住在一起的,则不犯法。《刑法》第二百
离婚证的补办仅能由个人单独完成吗?
离婚证补办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处理方式。若双方均同意补办且能共同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可携带相关证件共同申请。若一方无法联系或双方无法同时到场,可尝试个人单独申请,但
请问没离婚之前签的协议,离了婚后,一方不尊守怎么处理
对方不遵守离婚前协议,可采取措施维护权益。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其次,寻求专业调解,通过第三方介入解决争议;最后,如协商调解无效,可依法向法院
父母绑定孩子手机号能知道孩子做什么吗
若父母担心孩子行为,首先应与孩子坦诚沟通,了解其生活和需求。若沟通无果,且怀疑孩子涉及违法行为,可报警或咨询律师。同时,父母可教育孩子网络安全知识,引导孩子合理
老婆和别人跑了报警无用
这属于个人行为,警方通常不会介入此类家庭或感情纠纷。您可以尝试与配偶沟通,了解情况并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涉及到婚姻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权等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现在我们夫妻吵架现在她换锁了,怎么处理
门锁被换可协商或起诉。协商时双方应坦诚沟通,寻求和解;如协商无果,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离婚。起诉时需准备相关材料,如结婚证、身份证等,并陈述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和
主讲律师
余宇
余宇
湖南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债权债务
20
已帮助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