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为几年

更新时间:2021-04-13 09:38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为几年
刘彦玲
河北修至律师事务所
刘彦玲
律师解答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因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原因而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多久,超过了怎么办
在进行劳动仲裁时,仲裁委一般也会先就争议事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话才会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纠纷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劳动争议的调解期限,是指当事人和调解委员会申请和完成劳动争议调解所必须遵循的时间。劳动争议调解期限的确定有两种:一种是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期限;另一种是调解委员会受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限是多长
当事人依法去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一般是1年,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长时间?
劳动仲裁申请流程大概需要四十五日。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劳动纠纷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天内结束,劳动纠纷情况比较复杂的,经劳动仲裁委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少年?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时间
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是多久?发生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请问是多久?
你好,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关系结存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时效期限限制。签了合同吗?建议保留相关上班证据,具体情况可以联系我详谈、让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
协商不成搜集证据申请仲裁维权。
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仲裁的仲裁时效是1年。
享受公益性岗位最多三年,但是一年后单位能不续签合同吗?
合同期限届满,双方当事人均有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意愿,经协商一致,延续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可以续签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
你好。在生病期间被接触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规定,如果公司在员工生病期间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首先,公司需要支付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产生的赔偿金;
产假休完后能否提交辞职申请?
可以。 产假休完后,劳动者有权提交辞职申请。具体操作如下:1. 提前三十天向单位发出书面辞职通知;2. 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事宜;3. 办理离职手续,包
怀孕不上班怎么办?
你好可以投诉的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最新产假期限为多久?
每个地方的产假天数都是不一样,最少是128天,最长的大概可以放7个月,主要看每个地方的颁发的生育政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妇
4200一个月包含4天假上了15天多少线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首先需要查看劳动合同中对于工资计算的具体约定。若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按日计算工资,那么你可以将总工资除以当月应出勤天数,得出每日工资,再乘以实际出
我们有一部分员工劳动合同这个月30号到期,如果不想签订长期合同,能否签无固定期限(随时可以解雇)
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但解雇需合法合规。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后,如需解雇员工,必须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合法合规。具体包括:提前通知、支付经济补偿等
主讲律师
刘彦玲
刘彦玲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交通事故、房产纠纷
145
已帮助
咨询我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