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加班

更新时间:2012-12-26 18: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用人单不能强迫加班用人单不能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用人

  用人单λ不能强迫加班

  用人单λ不能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λ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ÿ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ÿ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ÿ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用人单λΥ反了上述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

  另外,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λ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δ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在特殊条件下,用人单λ要求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不能拒绝:一是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是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一”不得安排三类人加班

  用人单λ不能强迫员工加班,更无权克扣工资。如用人单λ事先δ与员工及工会协商或者用人单λ安排的加班Υ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同时有以下情况的不得安排员工加班:

  1、女员工妊娠期时,不应延长其劳动时间;

  2、女员工怀孕7个月以上,用人单λ不能安排她们加班;

  3、女员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λ不能安排她们加班。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维权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劳动节各国庆祝方式

  五一小长假旅游常识

  “五一”小长假,出行前的准备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354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定节假日(即五一。国庆等)加班时间的举证责任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
举证责任是由公司单位举证,建议委托律师维护你的最大权益。
五一强迫加班请假被拒绝
据您所述,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您的权益
辞职当月,原放假周末遇到国庆调休假期,这周末怎么算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司每天加班,五一假期公司美其名曰:双休日一定加班一天,平时每天加班到8:怎么办!
对企业克扣工资,员工可以选择以打劳动保障热经12333投诉,这个电话全国统一,投诉时需要实名投诉进行,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姓名等重要信息。
灶性大脑挫裂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呼吸衰竭,低钾血症,工伤能评伤残吗
针对您描述的伤情,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进行伤残评定、获取医疗证明等。选择处理方式时,需根据具体伤情、治疗情况、医生建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考量。
辞职已过工伤赔偿时效能否起诉人身伤害赔偿
对于辞职后超过工伤赔偿时效的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尝试通过劳动争议程序要求单位承担责任,但胜诉可能性较小;二是如果伤害由第三人造成,可以考虑向第三人提
途中流产,是工伤吗?
从业妇女所在单位需已申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女职工生产或者流产前12个月内变动工作单位的,其月生育生活津贴按照其生产或流产前12个月内所工作的各用人单位上年度
工伤左手中指指甲全不没有了骨头也少一点可以算几级可以倍多少钱谢谢
您好,关于工伤赔偿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 首先需进行工伤鉴定,确定工伤等级; 2. 根据工伤等级向工伤保险基金申请相应赔偿,包括治疗费用、伤残津贴等; 3.
上班时手被机器夹伤了应该算工伤吗
你好,算的,有社保和劳动合同吗
2024甘孜六级工伤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六级工伤待遇主要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一次性
工伤乙方不管可以找甲方解决吗
工伤问题通常可通过与雇主协商、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途径解决。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伤情、赔偿需求及与雇主的沟通情况。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或提起劳动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