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投案的认定标准

更新时间:2017-04-10 10: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相关单位投案自首的,属于法定情节,可视具体情况减轻处罚。那么,自动投案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

  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首是非常重要的量刑情节,准确理解和适用自首的规定对于贯彻刑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自动投案作了具体解释,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最高法院在《意见》中对可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并强调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应体现出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因此,审判实践中判断被告人是否可视为自动投案,不仅要分析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意见》中列出的情形,也要用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去检验将被告人行为视为自动投案的恰当性。

  1.主动性和自愿性是主动投案的实质要求

  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可视为自动投案,不能脱离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阐述,只有结合在案的证据全面客观分析被告人行为,才能准确认定被告人是否可视为自动投案。

  2.投案主动性和自愿性的判断

  被告人自首应该具备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但应该如何具体去认定?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只要被告人出现《意见》关于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就应推定被告人具备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被告人构成自动投案,除非有相反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没有投案自首的意愿。

  二是具备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并非要求绝对的百分百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应当允许被告人存在是否投案的矛盾心理及想逃脱的想法或者行为。在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存疑时,从宽把握,认定属于自动投案。

  3.对其他视为自动投案情形的分析

  第一,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可视为自动投案。

  第二,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可视为自动投案。

  如果警方询问时仍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属于一般性排查询问,那么此时被告人主动交代罪行,有自动投案的意愿和主动性,属于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092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自动投案认定的问题
单位的领导或者分管领导。
请问他算自首的吗?是否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庭审的时候原告.被告都必须要到庭吗?
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已经涉嫌交通肇事罪,但具有自首情节。刑事部分肯定要到庭,民事部分可以委托律师,无需亲自到庭
逃逸的认定标准
不算 请积极配合伤者治疗 如有纠纷请及时联系我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这种情况可以认定为自首吗?
应该属于逃逸之后的自首。
离婚后,对孩子考公务员政审有影响吗?
法律分析:需要视情况而定。若父亲犯错留有案底,会影响孩子政审。政审就是审查直系亲属和本人的政治面貌等信息,如果直系亲属有犯罪史,公务员政审就会有案底,一般会受到
昨晚买了一台好的状元学习机,他们还说他们需要三个工作日才能退款。我现在该怎么办?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小孩高一读了半年,由于身体原因办了一年休学,是否能拿到高中毕业证或参加高考?
具体操作如下:1.了解政策:首先,需要详细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了解关于休学、复学及毕业的相关政策,看是否有特殊途径可以获取高中毕业证。2.准备社会考生高考报
你好,农村房屋,父母健在,宅基地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到女儿名下来
在处理农村宅基地过户给女儿的问题时,首先需明确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家庭共有,不能直接过户给个人。若家庭有分家析产需求,可通过家庭内部协议明确宅基地分配,并经过村委会
有正式工作,会影响父母享受低保吗?
常见处理方式:1.主动申报家庭收入变化:如子女开始工作,家庭收入增加,应主动向当地民政部门申报,重新评估低保资格。2.咨询当地民政部门:对低保政策有疑问,可咨询
我是下岗职工想办病退有三级残疾证想办退休
办理病退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准备相关材料,如身份证、三级残疾证、诊断证明等;其次,向所在单位或社保部门提出申请;接着,等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最后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