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被无偿辞退的6种情形

更新时间:2018-06-04 10:18: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自“二孩”法律正式实施后,不少“一孩”妈妈准备再添“二孩”。法律对孕产哺乳期女职工有特殊保护,这是一定的。可是,准妈妈们更该知道,怀孕并非“职场保险箱”,在一些条件下,依然有被“辞退”的可能性。那么,怀孕也会被无偿辞退的情形有哪些呢?找法网小编接下来用案例为您解答。

        案例一:

        试用期内表现不合格,怀孕白领被辞退获支持

  刚结婚不久的年轻白领丽丽,婚后不久为了方便照顾家庭打算应聘一家物流公司仓库主管一职,当时丽丽和物流公司商定试用期为一个月。进入公司不到半个月,物流公司人事部通知丽丽说她不适合现在的工作岗位,并说给丽丽两星期左右的时间,等丽丽有了新的工作意向后公司将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可是还没到两周丽丽就发现自己怀孕了。拿到医院的化验单,丽丽先是大吃一惊,后来内心窃喜,赶紧找到公司经理说自己已经怀孕了,根据法律规定孕期职工是不可以被辞退的。公司经理表示自己公司辞退丽丽并不是因为丽丽怀孕,而是因为丽丽不适合现在的工作岗位,因此可以辞退。丽丽不服便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因为物流公司对于员工的录用手续非常完备,试用期内关于员工的考核内容非常详尽且具有可考性,其考核内容证实丽丽确实不符合物流公司的要求。最终,仲裁机构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认定丽丽与物流公司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解除。丽丽不服仲裁结果,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作出的判决与仲裁结果一致,判决物流公司与丽丽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说法: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该法第三十九明文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结合本案例,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在试用期内确实不符合录用条件,即使是怀孕女职工,用人单位也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女职工即使怀孕也需要努力工作,凭借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态度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样才能够获得工作,否则用人单位完全可以以“不合格”拒绝录用。此外,对于用人单位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用工手续、考核内容,对于试用期职工的考核要尽可能详尽具有可考性,这样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对不合格的人说“NO”时可以理直气壮。

        案例二:

        计划外生育二胎,违反公司规定孕妈被解雇

  今年已经快四十岁的李梅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财务总监,年薪三十多万,老公疼爱自己、儿子听话可爱,可谓是一个家庭事业美满的成功女性。今年年初李梅意外怀孕,是二胎,虽然李梅一家不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但是一家人对于生二胎是非常支持的,一致决定再生一个。因为高龄怀孕,李梅不得不请假保胎,因为公司规章明确规定“对违反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的员工,一律解除劳动合同”,李梅不敢让公司知晓自己怀孕一事。然而,纸包不住火,一个月后公司通过快递给李梅寄来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收到通知书后,李梅气愤不已,认为自己虽然是二胎,但也是孕妇,公司不应该在自己怀孕期间与自己解除劳动合同。为此,经过仲裁后李梅直接将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公司与自己解除劳动合同系违法解除,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30余万元。法院经审理后并没有支持李梅的诉讼请求,确认公司与李梅解除劳动关系,无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律师说法:

  李梅所在公司的规章制度明文规定,对违反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的员工,一律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公司的规章制度,李梅知晓,且在员工入职手册中签字确认并认可。现在,李梅生育二胎,违反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属于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据此与李梅解除劳动合同合法有据,所以判决用人单位与李梅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在计划生育这一国策下,我国对于生育二胎还有一定的控制,机关、事业单位及许多企业已经将“违反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列入单位规章制度,员工一旦违反则视为“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同时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也明确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因此,如果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明文规定“违反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生解除劳动关系”,职工也明确知晓,那么一旦女职工违反,即使怀孕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且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

        案例三:

        欲跳槽与单位提前解除合同 发现怀孕准妈妈后悔“迟了”

  青春靓丽的王静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医药公司担任医药代表工作,并与医药公司签订了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双方于2013年11月30日解除劳动合同。2013年8月中旬,一家比自己所在公司更加有影响力的医药公司向王静伸出橄榄枝,因为新公司开出的薪水比原来的高出好多,王静非常心动便和自己的公司协商与2013年10月份解除了劳动合同。还未与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王静便被检测出怀孕了,经过推测王静怀孕在2013年10月之前。因为怀孕,王静不能去新公司,便以孕期公司不能与孕妇解除劳动关系为由要求与原来的用人单位恢复劳动关系,在遭到拒绝后王静便提起劳动仲裁,在未获得支持的情况下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无效,恢复自己与医药公司的劳动关系。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静与医药公司签订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中明确记载了“经双方协商,王静同意于2013年10月31日与医药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上有王静的签名;并且王静与医药公司签订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协议》也明确记载了双方系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王静领取了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相关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现王静以自己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之时对自己怀孕的事情不知情为由,要求确认该协议书无效,恢复与医药公司的劳动合同关系等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说法:

  离职员工能否以怀孕为由要求恢复与用人单位已解除的劳动关系的关键在于双方在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时员工是否告知用人单位自己怀孕。结合本案,王静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未告知单位自己已怀孕,因为当时其本人也不知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合同的程序应该是公正、平等、合理的。如果王静在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告知单位自己的情况,单位仍坚持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就是违法的。在这种情况下王静提出恢复劳动关系的请求就可以得到仲裁机构及法院的支持。现在王静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了劳动关系之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时候再提出一些要求为时已晚。

  在实践中,确实有用人单位对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妇女进行歧视,与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看到这些案例,不禁有人会问,法律对于孕妇不是有特殊的保护吗?用人单位一方有权单方与孕妇解除劳动合同吗?

  我国法律的规定:

  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中,都对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妇女作出了特殊的保护,以保障职场“半边天”的合法权益。例如,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第四十二条规定,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妇女即使出现了“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等该法第四十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也不能与处于该三期的妇女解除劳动合同。该条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在经济性裁员的情况下,也不能与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妇女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如此规定的目的,在于彰显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更是为了杜绝用人单位可能存在的歧视孕期、产期、哺乳期妇女的现象。

  那么是不是用人单位绝对没有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妇女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呢?答案显然不是。

      《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有权单方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的六种情形。

        1、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职工经常有迟到、早退或其他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行为的。根据劳动合同法,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女职工怀孕也不在保护之列。

  有些单位会把迟到几次算作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并明确写进了员工守则,所以准备怀孕的职工要特别注意避免“触线”。

       2、在试用期间

  如果女职工是在试用期怀孕,则可能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被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单位可以随时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而且不用赔偿。

        3、有严重失职行为

  如果怀孕职工在工作中有严重失职行为或者营私舞弊,而且由于上述两种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害,单位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4、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劳动合同

  因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5、兼职影响本职工作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六种情形都是劳动者本身存在重大过错,因此虽然《劳动合同法》中第四十二条对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妇女规定了特殊保护,但保护的范围并不及于该法的第三十九条,也就是说,一旦孕期、产期、哺乳期妇女出现了法律规定的这六种情形之一,作为用人单位的一方有权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女职工怀孕被辞退无故开除该如何维权,我妻子现在怀孕6个月,但无故被所在工作单位辞退开除了,请问这种情况应该怎样维权?
女职工怀孕期间被无故开除的,应当通过与公司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途径来维权。女职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由公司支付给本人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单位可以规定辞退员工的情形吗
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 (1)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怀孕 哺乳期是否可以辞退
现在就哺乳期被辞退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如下:哺乳期在《劳动法》上受到特别保护。所谓的特别保护是指,对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除非女职工有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等特殊情形
员工过失被辞退被告知怀孕
如果职工怀孕,除存在过失性辞退与协商一致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职工支付赔偿金。
试用期怀孕可以被辞退吗
如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单位涉嫌非法解除,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承担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
孕妇怀孕期间,公司辞退,法定赔偿条款
您好!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辞退,针对孕妇被辞退怎么赔偿?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计算方式:工作年限×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2倍(详见《劳动合同法》第42、47、87条)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
怀孕三个多月,无故辞退。
你可以和单位协商解决,搜集相关证据(比如工作证、工友证明等),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监察大队反映情况,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局仲裁科申请劳动仲裁
暑假工人不想做,老板不让怎么办
一般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我签了一份劳动合同,大概是周末请假,扣除当月全勤奖当天工资的三倍。你觉得这样合理吗?公司将为员工支付五种风险
我国当前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扣员工工资的法律依据,所以大多是依据公司规章制度来执行,如有争议可先协商。
幼儿园教师不能招收学生扣除教师工资合法吗?
法律分析:将教师工资扣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如果是劳动关系的,就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我不想工作。我可以直接离开吗?
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主要必须具有公民资格;劳动者一方必须具备劳动行为能力和劳动权利能力。
每一年又另外签合同,之后又填表进厂算劳务工又在厂里做了三年,满5O岁厂里要求出厂,我在厂做了7年,工厂搬到江门?
长期劳动合同厂家搬厂,如果厂家因此为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
工厂搬厂搬到距离八百多公里
工厂搬迁后,员工选择不去新地点工作并要求经济补偿时,工厂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具体支付标准为:根据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海南省婚假有法律规定吗
您是要问具体几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