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著作权法修订内容包括了:取消放映权,将其并入表演权;将计算机程序的修改权并入改编权;将追续权单列一条规定且将追续权的权利范围限定为通过拍卖方式的转售行为;等等。著作权法总共修订过3次,分别是2001年、2010年、2022年。修订意义在于增强侵权的惩戒性、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
一、
修订《著作权法》 引发热议
近期,备受关注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在出版界引起极大关注。不久前,由中国版协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工委)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古籍出版社社长根据古籍出版的特殊性,对《著作权法》的修订进行了热议。古工委认为,《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颁布,1991年6月1日起实施。20多年来,《著作权法》对于鼓励知识创新、维护权利...
浏览全文
二、
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内容
著作权法是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法律制度。那么,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内容,有哪些内容?著作权版权主体,是谁?著作权保护期限,是多久?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详细说明一下。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一、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
浏览全文
三、
著作权法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著作权法颁布的意义是:1、保护我国境内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其他权益;2、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3、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
浏览全文
四、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内容有规定了作品是具有独创性的可复制的智力成果;创作是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以及未发表的作品的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等内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第三条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
浏览全文
五、
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在著作权法中,为了更好更合理的维护好作品的著作权,都会制定一些相关原则。那在我国著作权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有哪些基本原则。找法网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著作权法的的基本原则1、以维护作者的权益为核心原则在著作权的所有主体中,作者是最为重要的著作权人,所以,对著作权的保护,其核心是对作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此,我国著作权法在调整作者与使用人乃至与...
浏览全文
六、
著作权法是怎么规定著作权人的
现今,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各种维权群体也越来越多。在知识产权维权方面,著作权人也越来越多。著作权法是怎么规定著作权人的?找法网小编为您做相关介绍。一、著作权人著作权人又称"著作权主体",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著作权人可分为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原始著作权人指创作作品的公民和依照法律规定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继受著作...
浏览全文
七、
中国著作权法中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关系
我国在权利的设定中,规定有两项权利-------表演权与,二者并非一个意思,且差异较大,容易混淆,故笔者在此对二者略加分析,以兹比较..一.表演权,是指依著作权法享有的对其作品公开表演的权利.表演权在著作权法中有明确规定,其中第10条为: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表演权的几个特征:1.表演权是一项著作...
浏览全文
八、
著作权法的侵权行为
著作权法的侵权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因侵犯著作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所规定侵犯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具体是指: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
浏览全文
九、
著作权法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吗
一、著作权法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吗(一)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不是一个概念,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二)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主要分类有:专...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