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终结执行的情形

更新时间:2021-05-27 08: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法院做出的民事判决或者行政判决生效后,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启动执行程序后,出现某些情形可以终结执行,那么,属于终结执行的情形有哪些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有关的内容。
一、

属于终结执行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属于终结执行的情形 

二、

执行终结的效力是什么

  执行终结,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特殊情况,执行程序没有必要或不可能继续进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因此,当事人不存在上诉的问题。另外,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协助执行人的,终结的裁定也应对其送达。执行终结的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程序上的效力。执行终结的裁定一经生效,执行程序就宣告结束,以后也不再恢复。

  (二)实体上的效力。执行终结后,法院不再以司法强制力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也不以执行程序保证权利人实现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或推翻了法律文书对权利人所应享有的权利的确认,只是法律不再对其实施保障而已。

三、

申请强制执行中需缴纳哪些费用

  1、申请执行无需预先缴纳申请执行费,但人民法院在执行到位的首批执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应收取的执行费。缴费标准:执行金额或价额在1万元以下的,每件交纳50元;一万元至50万元的,按执行金额或价额的千分之五交纳;50万元以上的,按执行金额或价额的千分之一再加2000元交纳;

  2、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收取执行中产生的实际支出费用,如交通、住宿等费用。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属于终结执行的情形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定程序申请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后,如果案件出现申请人撤销申请,裁判文书被撤销或者被执行人死亡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等情况发生,法院就会终结执行。如果您对终结执行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酒店对员工再罚款1000不合理。员工已在派出所被罚款,酒店不能因同一事由重复处罚。酒店以不罚款就签离
你好,正在查看你的问题,请注意接听来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这是自然灾害引发的意外,并非你姑姑主观过错导致对方耕地受损,你姑姑没有赔偿义务。对方打人属违法行为,
您好,这个要看现在还有没有在职业是可以补交社保
汪丽律师
汪丽律师
19分钟前
虚拟货币很多涉嫌洗钱,诈骗,建议不要再涉足
李迎律师
李迎律师
20分钟前
您好我们可以帮助您聊聊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