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处理办法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处理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范围内依法由省政府批准征地引发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处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处理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范围内依法由省政府批准征地引发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处理应当遵循协调前置、重在协调,协调不成再行裁决的原则,协调和裁决都必须依法进行,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手续完备。

  第四条 省政府是本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裁决机关。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是承办依法应由省政府办理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工作的具体工作机构。

  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依法应由市、县政府办理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政府可以根据实际,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在协调裁决工作中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综合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式,依法及时处理征地补偿安置争议。

  第二章 申请和受理

  第五条 依照本办法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申请协调裁决的被征地单位、个人或者该地上青苗、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人,为申请人;

  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政府是被申请人。

  第六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申请人可以依照本办法提出协调裁决申请:

  (一)对市、县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的;

  (二)对被征土地上的青苗、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种类、数量及补偿数额有异议的;

  (三)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涉及的被征土地地类、人均耕地面积、被征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补偿倍数的确定有异议的;

  (四)实行区片综合地价计算补偿费的地区,对区片综合地价的适用标准和计算有异议的。法律、法规、规章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 申请人对以下事项提出协调裁决申请的,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一)市、县政府在征地前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依法已经告知申请人听证权利,而申请人放弃听证权利后又申请协调裁决的;

  (二)仅对补偿费用的支付方式有争议的;

  (三)对已经与有关部门签订了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且部分或全部履行后反悔引发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

  (四)征地补偿安置争议没有经过市、县政府的先行协调或协调一致后反悔和超过申请裁决期限的;

  (五)对土地补偿有争议,依法只能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而由个人提出的;

  (六)对土地补偿有争议,依法只能由被征地的个人提出,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的;

  (七)对补偿安置方案没有异议,仅对征地程序提出异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单位的补偿安置有异议;或者在具体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过程中产生争议的;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之前发生的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之后已经依法处理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

  第八条 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中的青苗、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数额有异议申请协调、裁决的,由其所有权人提出。

  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中土地补偿费的补偿数额、被征土地的地类和等级的认定、被征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面积的认定、被征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倍数的确定以及对区片综合地价的适用标准和计算有异议申请裁决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

  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中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数额有异议申请裁决的,由被安置人员、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单位提出。

  第九条 申请人对市、县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争议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实施之日起30日内,向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申请。

  第十条 经市、县政府协调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申请人可在市、县政府组织的协调会议之后60日内向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裁决。

  第十一条 申请人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申请期限内提出协调或裁决申请的,可以申请顺延协调或者裁决申请期限,并向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交影响申请协调或者裁决期限的正当理由,是否符合顺延事由,由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十二条 申请人申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或者裁决,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协调或者裁决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市、县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申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的,还应当提交市、县政府组织的协调会议笔录。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裁决申请的,代理人不得超过2人,并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协调或者裁决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法(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住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三)申请协调或者裁决的具体事项;

  (四)事实、理由与依据;

  (五)申请人的签名或者印章和提出申请的时间。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协调或者裁决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事项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进行审查。并在5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符合受理条件,决定予以受理的,制作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审查结束之日起5日内制作不予受理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县级以上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五条 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裁决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相关证据、依据、其他材料及其目录。

  第十六条 被申请人提出的答复意见书中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page]

  (一)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地址等;

  (三)征地补偿安置的基本情况及事实过程;

  (四)确定征地补偿安置的依据、证据材料;

  (五)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时间、文号;

  (六)作出答复的时间;

  答复意见书应加盖被申请人的印章。

  第三章 协调和裁决

  第十七条 市、县政府应当依据国家、省政府和当地政府确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协调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国家、省政府和当地政府对有关补偿安置标准没有规定的,可以通过双方协商、中介机构评估等方式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标准。

  第十八条 协调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承办人员应与争议事项无利害关系,当事人认为其与该争议有利害关系的,可以要求其回避。

  第十九条 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申请后,应在30日内协调完毕。期满后不组织协调的,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予以协调。

  第二十条 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时,应当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制作协调会议笔录,当事人应当在协调会议笔录上签字确认。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同时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申请人提供协调会议笔录复印件。

  第二十一条 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受理裁决申请后,应当先行组织争议双方进行协调,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制作协调会议笔录,当事人应当在协调会议笔录上签字确认。

  经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同时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终止裁决程序;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省政府依法作出裁决决定。

  第二十二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前,申请人要求撤回申请,经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终止裁决。

  申请人就终止裁决事项无正当理由再次申请裁决的,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第二十三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方式。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听证方式审理:

  (一)案情复杂,根据已有的书面材料难以认定案件主要事实;

  (二)申请人提出申请,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的。

  听证程序,应当参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进行。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听证或未经听证主持人同意中途退场的,可以缺席审查。

  第二十四条 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并收集有关证据。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被调查人应当按照调查人员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和材料。

  调查人员应当当场制作调查笔录、勘查笔录,由被调查人、调查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五条 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审理的不同情况,提出下列意见。

  (一)市、县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制定程序合法、地类认定准确、产值标准合理、补偿数额合法的裁决维持;

  (二)市、县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达到法定标准,但计算有误的,决定变更;

  (三)市、县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制定违反法定程序、地类认定错误;补偿安置数额未达到法定标准的,裁决撤销,并责令市、县政府在规定期限内依法重新确定征地补偿安置倍数标准;

  (四)没有按时提交答复意见书或者不提交答复意见书及证据目录的,视为被申请人作出的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依法予以撤销,并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对情节复杂或者影响较大案件的裁决意见,裁决机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六条 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60日内提出裁决意见,并自省政府批准裁决意见之日起10日内作出裁决决定书。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裁决意见的,经裁决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将延期理由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二十七条 裁决应制作裁决书,裁决书应写明: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代理人的姓名、职务;

  (二)裁决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四)裁决结果;

  (五)不服裁决,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裁决机关和裁决日期。

  第二十八条 裁决工作机构应当自省政府批准裁决意见之日起10日内制作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送达可以采取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等方式。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十九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期间,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条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过程中的一般文书,加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专用章“;裁决书加盖省政府公章。

  第三十一条 市、县政府在协调处理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过程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可能发生重大社会问题的,应当及时报告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5日、7日是指工作日。办理协调、裁决事项的期限、期间,均以法律事实发生之日的次日起计算。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法定假日的,可以顺延,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

  第三十三条 裁决终结后,承办人员应当将案件的全部材料按类别或时间顺序排列,编写目录、页码,立卷归档。

  第三十四条 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承办依法由省政府裁决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十五条 承办裁决的工作人员在裁决工作中,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征地拆迁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343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拆迁补偿安置办法
由拆迁人决定。被拆迁人可以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同意
征地安置补偿一事
和村里协商解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拆迁补偿争议
可以依法主张合理的补偿。
小开荒被占有补偿吗
小开荒被占有补偿吗
征地补偿办法
孩子突然冲出来撞上了电动车
报警,由交警事故责任认定
老小区改造怎么赔偿
老小区改造怎么赔偿
征地补偿办法
我家的墙壁被邻居家的装修破坏了,我该怎么办?
你好,起诉侵权要求赔偿或者维修
手机分期付款合法吗?
需要按分期合同偿还的
新国标25码的电动车撞死了逆行的行人
电动车撞死逆行行人的赔偿内容通常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具体的赔偿金额和计算方式会根据当地法规、受害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双方责任
19岁社保可以退吗
你好,这是看具体的案情,建议诉讼
91年在事业单位干临时工,97年转为正式员工,退休时,养老金怎么算
养老金计算通常依据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等因素。处理方式包括查询社保政策、咨询社保机构、核对缴费记录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便捷、准
追求者在5月20号给女生转账520,这是属于借款还是自愿赠予?
若无明确借款证据,则视为赠予;如有借款证据,可要求返还。选择处理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证据充分性、双方关系及法律后果等因素。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