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与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时其他受益人权利的保护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保险法第64条第二款,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的,或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丧失受益权。这规定是为防止受益人为图谋保险金而伤害被保险人。所以加害人

  根据保险法第64条第二款,“受益人故意造成保险法的目的。

  第二,被保险人如被投保人伤害致死亡,规定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对加害的投保人毫无意义。因投保人本无保险金请求权,相反对无辜的受益人正当权利反遭剥夺。事实上就发生过这样事例,夫为妻投保,受益人为未成年子女。因琐事争吵,作为投保人丈夫故意杀害作为被保险人的妻子。按照现行法律,保险人免除赔付责任,其无辜的子女却得不到保险金,丧失了受益权。这种处理虽合法却不合情理。

  第三,在多个受益人的情况下,对非加害人的受益人也有一个权益受保护的问题。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所有受益人共谋加害被保险人,则一起丧失受益权。如果受益人之中只有一人加害被保险人,保险人即不负赔付责任,这样非加害的受益人也受牵连而被剥夺受益权。根据报道,日本、德国和法国等均规定,若受益人为多人时,其中一人或数人故意致被保险人死亡,保险不得免除对其他受益人的保险金的给付义务。我认为这样规定比较合理。

  要解决被保险人被投保人或受益人加害时,受害方和其他权利方的受益权的保护问题,必须根据“谁故意伤害,谁丧失权益”的原则,修改现行保险法。但在法律尚未修改前,建议保险人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酌情采取适当救济方式解决矛盾,以提高寿险声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保险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696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我们保险公司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吗?
一般不赔付,根据相关法律,保险公司对2种情形不承担保险理赔责任: 1、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故意伤害。 2、被保险人自杀、故意自伤、故意犯罪、故意行为而导
投保人死亡被保险人没死
关于保险理赔,要注意保险理赔时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在获知保险事故发生后10日内通知保险公司。报案的方式有三种:上门报案、电话报案、营销员传达报案。
投保人杀害被保险人保险赔付吗
交强险不是理赔被保险人,交强险赔偿对象是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第三人。交强险的赔偿对象,是指受交强险保障对象的主体范围,即保险双方以外的第三人范围,亦指在什么情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受益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是否赔付
是否认定为故意杀人罪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也有可能是故意伤害罪;最好委托律师介入以为其提供良好的辩护。
由于被保险人的过失导致投保人损失但不是故意被保险人承担投保人的损失吗
在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可以是投保人本人,也可以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或雇佣关系,或者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存在债权和债务关系,或者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存在法律
投保人不在了,被保险人如何变成投保人
和保险公司协商,被保险人变更为投保人。
精神病投保人杀害被投保人
建议那你的保单来看一下,应该是有机会要求保险赔偿的
用住房公积金买房,能提出住房公积金吗?
住房公积金退休后可以取出来。申请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表、退休证等材料,经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后到银行办理提取手续即可,个人帐户中的公积金及其
超市购买的商品外包装没有生产日期,如何赔偿?
消费者决定申诉时,应依照商品和服务的性质向具有相关职能的行政部门(如卫生部门、检验检疫部门、质量部门、工商部门、建设部门等)提出。
唉先让别人咨询吧
您好,请将案件事实描述。
实习期高速上超速扣12分怎么办开别人车
实习期高速超速扣12分,需先处理违章记录,缴纳罚款。然后参加为期7天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并预约参加满分考试。若考试合格,记分予以清除,驾驶证恢复12分。
两个人合伙同时都出资,另外一个人还要出技术,这样怎么分配?出技术方要拿工资吗?
合伙企业分配可灵活处理。1.合伙协议约定工资和分配方式。2.无约定时,合伙人协商确定。3.协商不成,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4.出资比例不明,则平均分配。技术方可否
公司拖欠我工资
劳动者要证明自己的工资被拖欠,可以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明工资发放情况的材料。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伪造相关证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申请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