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征收条例,能否堵上专为商业利益而设的漏洞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公布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开始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征收条例》的公布,正式宣告祸害中国20多年的《拆迁条例》终于要被废止了。现在的《征收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对国有土地

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公布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开始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征收条例》的公布,正式宣告祸害中国20多年的《拆迁条例》终于要被废止了。

现在的 《征收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进行征收。同时,条例对什么是公共利益做了列举式的界定。但是,其中“为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危旧房改造的需要”、“国家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的需要”,却仍然为商业开发留下了漏洞。

国家机关要盖大楼,竟然也成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不是太搞笑了?公众利益,怎么就被政府大楼代表了?所谓的“危旧房改造”,危房改造当然没问题,旧房如果没有质量问题,且是自己的房子,凭什么要让政府改造呢?说穿了,现在大部分城市所谓的“危旧房改造”,搞的都是商业开发。

有个极端的例子,最近媒体曝光,耗资1500万的福州市台江区的祥坂小学,刚刚投入使用,就要被拆迁,原因是要建中央商务中心。

另外,《征收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四十条规定:“非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拆迁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从事建设活动的,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这也是为商业开发留下了漏洞。

该法条竟然规定,只要符合规划,办理了审批手续,就可以拆迁个人住房来从事商业开发!这完全就是祸害中国那么多年的商业拆迁!所谓的规划,就如上举“史上最短命小学”的例子,地方政府为了利益的冲动,根本无法遏制为了商业利益而随意改变规划,损害公共利益。

因此,我强烈呼吁,彻底堵上《征收条例》专为商业利益而设的漏洞。

<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征地拆迁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176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18
需要视当地的具体政策而定
征收房屋补偿条例2015
需要视当地的具体政策而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什么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于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是为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由国务院于2011年1月21日发布,自
如东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按照征地实施方案补偿,但是不同地块补偿不太一致。
由于诈骗罪被判刑,法院能否强制执行?
你好,判决生效后,一方不履行法院判决。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这就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如何举报卖淫嫖娼?
您好,直接报警处理
我是独生子女,怎么办?
独生子女证现在是不可以办理的,谈不上去那个部门办理的问题。都是以前才会有办理的独生子女证的部门。在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申请,后报区、县计
医保脱保了,续交了显示正常,社保卡还可以用吗
医保脱保后续交,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可通过社保网站或APP操作,线下则需前往社保局窗口办理。选择方式时,建议根据个人习惯和便利性考虑。若对操作不
在多个贷款APP上用自己的身份证实名认证的APP,怎么可以看到?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打开手机“设置”或“应用管理”界面;其次,在界面中找到“权限管理”或“应用权限”选项;然后,在权限管理列表中,查找已授权访问个人信息的APP
我公司员工门牙磕掉两颗,什么原因
处理方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和协商赔偿。若符合工伤条件,应尽快申请工伤认定;若非工伤,可与员工协商适当赔偿,以维护公司形象和员工关系。
我肇事逃逸服完刑事五年判决当时死亡人找不到家属,现在过了八年家属来起诉,我有没有必要请律师
建议请律师。律师能帮你梳理证据,准备辩护材料,代表你出庭应诉,争取最有利的结果。同时,律师还能提供法律咨询,解答你的疑惑。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