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立案后,多长时间能够结案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因为法律并未对此作出具体规定。
1.一旦案件得以侦破,犯罪嫌疑人被抓获,那么后续的司法程序就有了相对明确的时间规定。
2.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一般会在两个月内终结,随后案件会移交至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这一环节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3.案件会进入法院审判阶段,法院会在两个月内作出判决。然而,这些时间节点都是在案件侦破且犯罪嫌疑人到案的前提下才能得以遵循。
找法网提醒,网络诈骗未遂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八种情形:
1.为获取被害人网上联系方式,采取欺骗或黑客手段,再冒充被害人亲友借钱,甚至播放被害人亲友的视频聊天视频以骗取信任;
2.冒充商业伙伴,通过欺骗或黑客手段取得被害人业务伙伴的电子邮件地址后,利用该地址或注册用户名与其业务伙伴非常相似的电子邮件地址进行诈骗;
3.网上购物欺诈,通过虚假交易骗取被害人财物;
4.虚构的骗局,如编造虚假的中奖信息诱骗被害人支付费用;
5.彩票预测欺诈,以预测彩票中奖号码为诱饵骗取被害人钱财;
6.股票预测欺诈,通过虚假的股票预测信息诱骗被害人进行投资;
7.网络钓鱼诈骗,通过伪造网站或邮件诱骗被害人输入个人信息或银行账户密码;
8.网上招聘诈骗,以提供高薪工作为诱饵骗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或钱财。
八种情形均属于网络诈骗未遂案件的立案标准,一旦符合其中任意一种情形,公安机关即可立案侦查。
网络诈骗案的立案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受害人应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这些单据是证明诈骗行为存在的重要证据。
2.受害人应将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详细描述诈骗分子的行为特征、联系方式以及诈骗手段等。这份书面记录有助于公安机关了解案件情况,并为后续侦查工作提供线索。
3.受害人应带着被骗经过和被骗单据到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
4.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受害人可以将案件及相关材料移交到案发地公安机关作进一步查处。在移交过程中,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