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闯红灯受伤不算工伤。对于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算工伤,关键在于是否满足“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这一条件。
具体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直接损失,并根据责任划分确定赔偿比例。
找法网提醒,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详细规定了职工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以及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和标准。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都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2.该条例还规定了其他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等。这些规定为工伤认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判断标准。
工伤期间的待遇是保障工伤职工在受伤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的重要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工伤期间的待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费:工伤职工因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包括诊疗费、药费、住院费等,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护理费: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如果所在单位无法提供护理,则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支付护理费。
3.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达到伤残等级的,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的金额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的规定来确定。
5.伤残津贴:对于达到一定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且难以安排其他工作的,可以按月享受伤残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