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具备相应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这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后勤等工作的人员;
2.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的过失,这种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且该过失必须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
3.事故必须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与此相关的后勤和管理环节;
4.给患者造成的危害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5.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找法网提醒,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上述医疗事故的定义及其构成要件。在实际操作中,认定医疗事故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确认责任人资格:要确认事故责任人是否具备从事医疗活动的合法资格。
2.分析行为过失:要详细分析行为人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过失,这种过失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
3.判断危害结果:要判断给患者造成的危害结果是否符合医疗事故的定义,即是否达到了“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
4.确立因果关系:要确立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这是认定医疗事故的关键环节。
医疗事故与医疗事故罪虽然都涉及医疗活动中的过失行为,但两者在性质和法律责任上存在显著差异。
1.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范畴。
2.而医疗事故罪则是指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过失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属于刑事犯罪范畴。